第一八三章 晉陽起兵(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淵採納劉文靜的建議,幾人定下退兵之計。
為了鼓舞士氣,李淵召集部下將士,他神色自若,談笑如常,對眾官員道,「突厥軍隊沒有什麼可怕,受王威、高君雅誆騙而來,我只要略施小計,便可讓他們自行退去。」
眾官員對李淵的話並不十分相信,突厥輕騎數萬人遠途奔襲而來,哪有不戰就自行退去的道理?但也只能帶著半信半疑的想法,按李淵的安排行事。
到了夜間,李淵派將士出城佔領險要地形,告訴他們見到突厥軍隊迅速佔據險要,不要與之交戰,突厥軍隊離開,也不要追擊。
另外,還派出軍隊夜間悄悄出城,到了早上,偽裝成從其它地方調過來的援軍,大張旗鼓進入晉陽城中。
突厥軍隊摸不透晉陽城中的情況,不敢貿然進入晉陽城,第二日在城外搶掠了一番,便自行退兵而去。
全城軍民百姓無不歎服唐國公英明神武,用兵如神,同時更加惱恨王威、高君雅勾結突厥人。李淵為平眾怒,將王威、高君雅斬首示眾。
文武官員皆向李淵慶賀,讚譽唐國公妙計嚇退突厥騎兵。
李淵輕輕一笑,似乎此事不值一提,對眾官員道,「設計讓突厥退兵只是小事一樁,我只需修書一封與始畢可汗,今後突厥人便為我所用,不敢再犯我境。」
於是當眾修書與突厥始畢可汗,書中盡述願共同尊隋,效隋文帝之時,雙方和親,交好如初之意,派劉文靜為使者,攜李淵親筆書信去見始畢可汗。
始畢可汗收到李淵書信,心中大喜,當即回書讓劉文靜帶回,表示贊同雙方交好,但卻不同意李淵共同尊隋的說法,要李淵自立為天子,才願意雙方交好。
劉文靜來往七日,帶著始畢可汗的回書返回晉陽。
聽說始畢可汗願意雙方交好,並要唐國公自立天子,文武官員一個個高興得手舞足蹈,紛紛勸說李淵答應始畢可汗提出的要求。
李淵卻凜然說道,「我乃是隋臣,世受皇恩,理當盡忠守節,本想著與突厥交好,使其不再南侵,讓百姓安居樂業,沒想到他卻以讓我自立為天子想逼,此事斷不可能,爾等也不必再勸。」
眾官員見李淵說得大義凜然,言詞懇切,也不敢再勸。
駐紮於興國寺的新募士卒,聽說李淵不同意,始畢可汗讓其自立為天子的請求,便紛紛私下議論,「如果唐公不同意突厥讓其自立為天子的請求,我等便不願再追隨唐公。」
劉文靜、裴寂得知士卒的議論,馬上報知唐國公李淵。
李淵當著眾官員的面訓斥道,「你我皆是隋臣,卻以這種話來勸我,臣節何在?」
劉文靜、裴寂竭力勸道,「假使伊尹、姜尚盡忠於桀、紂,就不會做商、周之臣。如今我等改事唐公,就再不拘小節。如今將士已經集結,所缺的就是戰馬,如果不同意始畢可汗所請,就不可能得到胡馬。唐公如不早下決心,恐將悔之晚矣。」
李淵聽後,似有所動,嘆道,「舉大事,如不效仿古人,確實難以成事,但是還願諸位賢能詳作考慮,看能不能拿出兩全之策?」
進入六月,李建成、李元吉攜家眷來到晉陽,李三娘沒有隨行,柴紹則是孤身一人。
李淵看到兒子、女婿到來,心中歡喜不已,從此心中再沒有了憂慮。
裴寂、劉文靜和李建成、李世民來見李淵,向李淵稟報他們商議的起兵之策。
裴寂代表眾人向李淵道,「唐公應效仿伊尹放大甲,霍光廢昌邑王的故事,廢當今皇帝而立代王,傳檄全國郡縣興義兵,改旗易幟以示突厥。這樣既不違尊隋之道,又順天意民心。」
李淵聽後,不勝唏噓,「這樣做無異於掩耳盜鈴,但為時勢所迫也不得不如此。雖對不起當今主上,卻無負於先帝。」
裴寂等人勸慰李淵,「當今主上承嗣於文皇帝,任楊素禍國專權,亡國喪家,致使民怨神怒,變亂蜂起,這是上天對他的懲罰,是罪有應得。」
商議已定,李淵派使者馳報突厥始畢可汗,告之:尊當今主上為太上皇,立代王楊侑為皇帝,旗幟改為絳白兩色。
始畢可汗同意李淵的做法,派其柱國康鞘利等人,送馬千匹來太原進行交易。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一八三章 晉陽起兵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