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章 晉陽起兵(第1/2頁)
章節報錯
五月十四日夜,明月高懸,皎潔如鏡。
晉陽城街上已沒有行人,經過一日的喧囂,歸於沉寂安靜之中。
天交二更,一騎快馬從西門馳入,蹄聲清脆,在靜夜中激盪,從城西到城東驚起一陣此起彼伏的狗吠。
那快馬一路急馳,直赴太原留守府官署,騎者在官署門前下馬,快步跑入官署。
過了片刻,有兩位軍士牽馬從官署西角門出來,翻身上馬急馳而去,又再次驚起一陣陣狗吠。
沒過多久,武賁郎將王威、武牙郎將高君雅,隨剛才從官署出來的兩位軍士來到留守府。
官署大廳之中,右驍衛將軍、唐國公李淵已在廳中等候,見王威、高君雅到來,也沒有太多的客氣,即讓二人在廳中就坐,拿出剛剛收到的急報讓他們觀看。
急報中說,近日突厥柱國康鞘利所部集合數萬騎兵,有進犯太原之虞。
軍情緊急,李淵召王威、高君雅二人商討應對之策。事關太原安危,三人作為山西軍政首腦,不得急尋對策,進行徹夜長談。
就在李淵和王威、高君雅,在留守府官署議事之時,李世民帶領數百士卒,悄悄從晉陽宮城東出發,分散到城中各處,把守住晉陽城各個街道路口。
在月色的映照下,李世民全副武裝,佩槊負弓,從他冷峻的表情中能夠看出,在這個月朗星稀的夜晚,晉陽城將有重要的事情發生。
子時已過,到了五月十五日凌晨,李淵和王威、高君雅三人仍在官署大廳議事,一個個面帶愁容,對應對突厥之事苦無良策。
這時,晉陽縣令劉文靜與行軍司馬劉正會來到廳中,劉正會向李淵稟報,「此有一密狀,告有人私通突厥,欲引賊寇進犯太原。」
李淵目視王威,示意他接過密狀觀看。王威看著劉正會,抬手欲接密狀。
劉正會站著未動,對李淵道,「送密狀的人說,事關機密,只能由唐公一人可看。」
王威尷尬地放下抬起的左手,面現不悅之色,心中暗罵,劉正會小兒,竟不將本將軍放在眼裡。
高君雅也奇怪地看著劉正會,心中在想,到底密狀中所告何事,竟然只有李淵一人能看。
劉正會走到李淵跟前,將密狀遞給李淵,李淵接過密狀開啟觀看,臉上露出吃驚的樣子,自言自語道,「竟然有這等事?說王威、高君雅,暗中勾結突厥,欲入寇太原。」
高君雅聽後豁然站起,揮臂高聲叫罵,「這是你們這些叛賊想殺我等。」
邊罵邊怒視李淵,作勢要向前衝。
長孫順德、劉弘基已經帶人候在門外,聽到高君雅叫罵,即刻衝入廳中,護在李淵跟前。
王威見勢頭不對,也急忙站起,高君雅抄起地上的坐榻欲作抵抗。
李淵則穩坐不動,徐徐說道,「二位將軍先不要生氣,在未查實之前,還需委屈一下二位。」
高君雅是楊廣的親信,曾是楊廣手下一員猛將,本打算與李淵來個魚死網破,但見到長孫順德、劉弘基二人站在面前,心中盤算不是二人對手,徒爭無益,只會自取其辱,只好將坐榻放下,任憑李淵發落。
李淵命劉文靜、長孫順德、劉弘基將王威、高君雅暫時收押,然後召集太原郡文武官員,當眾宣佈王威、高君雅勾結突厥人的罪狀,將二人關押太原獄。
原來,在王威、高君雅向李淵提出,到晉祠祈雨的建議時,便已設下計謀,準備於五月十五日在晉祠謀害李淵。
當時劉世龍即向李淵、李世民密報王威、高君雅謀劃之事。李淵與李世民商議之後,決定先發制人,於是便制定了抓捕王威、高君雅的計劃。
這邊剛剛將王威、高君雅收押,隔了一日,果然有數萬突厥輕騎進犯晉陽。李淵命守軍隱伏於城頭之上,取下旗幟,大開城門,軍士不準向外觀看,不準高聲說話。
突厥人以前吃過李淵的大虧,如今見晉陽城門大開,不明虛實,在外廓城繞了一圈,最終沒敢進城。
如今晉陽起兵在即,數萬突厥輕騎來犯,與其交戰勝算不大;如果戰敗,會大傷將士士氣;即使能勝,也會大傷元氣。
李淵思慮再三,不想與突厥騎兵交戰,便召來李世民、劉文靜、裴寂等人商議對策。
劉文靜認為,當此關鍵時刻不應與突厥結下仇怨,應該交好突厥,將來南下叩關西進才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