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鐸單人獨騎前來,不知如何到馬邑拘捕王仁恭,並將其斬首?

如今突厥犯邊、盜賊如毛,斬了王仁恭,帶走李淵,山西五郡豈不馬上大亂?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不知楊廣有沒有想到,他這樣做,把王仁恭、李淵逼急了,他們會不會反?

李淵心中暗想,這肯定是楊廣身邊的奸佞之臣在瞎出主意,楊廣腦子一熱,就下了這道詔命。

接過詔書,李淵回到大廳中間榻上坐下,讓方鐸在東側榻上就坐。他問方鐸,「方司直,至尊可曾交代如何將王仁恭斬首?」

方鐸答道,「至尊並無交代,唐公身為太原留守,當由唐公全權辦理。」

李淵心想,「你想的倒是輕巧,讓我殺了王仁恭,然後你再將我帶到江都治罪,豈不是將我當作傻子不成?」

他不便立即做出處置王仁恭的決定,便對方鐸道,「方司直快馬馳驛,從數千裡外趕來晉陽,一路鞍馬勞頓,不如先到驛館休息,具體如何辦理,明日再作商議。」

方鐸作為大理寺司直,也不是傻子,在來晉陽的路上心中就惴惴不安,他不敢確定因為此事,李淵會不會反,他獨自一人前來,能不能活著回去也是未定之數。.

所以,方鐸也不敢將李淵逼得太急,一切只好聽李淵安排。

安排方鐸去驛館之後,李淵也讓王威、姜寶誼等人各自回去,交代他們考慮一下如何處置王仁恭之事,待到明日再作商議。

待眾人散去,李淵回到後院,他讓紫芙去喊李世民和觀音婢。

李世民和觀音婢來到上房,李淵告訴二人楊廣下詔,要斬王仁恭,帶李淵去江都問罪之事,並向他們講了詔書的幾點可疑之處,然後問兩人有何看法。

對於下一步該如何走,李淵、李世民和觀音婢三人意見不一。

李世民聽完李淵講述,慨然說道,「楊廣昏聵,國事混亂,阿爺盡忠無益,他竟要將你治罪。如今起兵舉事迫在眉睫,阿爺當立下決心,以免受害。」

「晉陽兵強馬壯,晉陽宮中糧食、軍資無數,憑此起兵舉事,何愁大事不成?當今關中豪傑並起,群龍無首,阿爺起兵之後叩關西進,收附各路豪傑如探囊取物,何必因為楊廣派來一名司直,而坐等全族夷滅?」

李淵聽李世民慷慨陳詞,卻是不溫不火,他緩緩言道,「我有天命在身,李家定會取得天下,如今正好趁此機會看一看天意。如果上天祐護於我,楊廣豈能害我?我等不如靜心澄慮,勵謹敬天,以卜天意。」

李世民聽父親說出如此聽天由命之詞,心中暗急,沒想到李淵竟真的相信天命這種無稽之談。他沒法向父親明說的是,這些都是他編出來,讓人騙李淵的。

但如今這已成了李淵心中的信仰支撐,李世民又無法公然拂逆,他怕挫傷父親心中舉兵起事的動力。

李世民想籌思言詞接著勸說李淵,這時觀音婢暗中輕輕拉了一下他的衣襟。

李世民心領神會,知道觀音婢有話要說,就止住想說的話,轉過臉看著觀音婢,「阿婢,阿爺最看重你的想法,對於此事你有何見解?」

觀音婢看著李淵微微而笑,他順著李淵的話說道,

「我覺得阿爺說得有理,正好趁此機會測試一下天意。」

「如果天命繫於阿爺,此事定是有驚無險。如果天命不在阿爺,我等即使費盡心機,徒與命爭終究無益。」

李世民以為觀音婢有更好的主意,沒想到她也說出這等讓人可氣的話來,他看著觀音婢一臉責備的神情。

這時觀音婢又用手輕輕碰了碰李世民,暗示他不要心急。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一七七章 遣使問罪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