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 遣使問罪(第2/3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已知道父親要談起兵之事。
李淵待兩人坐定,即開門見山說道,「今日,我想和你二人說一下起兵之事。」
李世民叩首道,「有何吩咐,阿爺請講。」
李淵肅聲對李世民說道,「非是我不願舉兵起事。獲取兵權,待機而動,是我們三人早就定下的方略。如今還不是真正良機,所以才一再壓服於你。」
「我所怕的是慮事不密,一旦訊息外洩,沒有時間顧及你大兄、四弟和三姊,讓他們受到傷害。」
「昨日我思考了一夜,覺得你說得有理,早晚免不了要走這一步,與其瞻前顧後,不如早作考慮。」
「如今唐國公府的命運就交付你手中,家破人亡由你,變家為國也由你,二郎可要好自為之。」
李世民再次叩首,「世民定當盡心竭力確保大兄、四弟和三姊周全。」
隋大業十三年,註定是不平靜的一年。
從正月開始,就讓人心神不安。
一切的嬗變都好像醞釀已久。
春雷未震、驚蜇未到,那些隱忍已久的力量都開始蠢蠢欲動。
李淵、李世民剛定下舉兵起事的打算,就接連收到馬邑抗擊突厥失利的急報。
在這個關鍵時刻,李淵不想離開晉陽遠赴馬邑城,只好一再嚴令高君雅、王仁恭,採用年前他用的策略應對突厥賊寇。
然而,高君雅、王仁恭畏戰不敢出城,致使突厥賊寇的劫掠屢屢得逞。
眼看要出正月,這日李淵在留守府官署,正在與副留守王威、太原郡鷹揚郎將姜寶誼等人,商議應對馬邑城抗擊突厥之事。
忽然官署守衛來報,大理寺司直方鐸,單人獨騎快馬馳驛,從江都直接來到晉陽,送來至尊皇帝詔命,如今已在留守府官署門前等候。
隋朝時,設大理寺司直一職,職責是奉詔巡察四方,考察州郡官員能力。
大業年間,大理寺司直由十人增加為十六人,品秩為從五品。級別雖然不高,卻有代天子行令的無上權力。
李淵等人聽說,大理寺司直方鐸從江都來到晉陽,知道必定有非常重要的事要傳達。
如今盜賊橫行,驛路幾乎不通,大理寺司直單人獨騎,馳行數千裡,可以說是冒著生命危險前來,李淵已預想到有大事要發生。
李淵、王威、姜寶誼在官署門前接著方鐸,幾人簡單寒喧了幾句,來到留守府官署大廳。
到了大廳,方鐸即命李淵接詔,李淵和廳中文武官員跪地叩首。
方鐸當眾宣讀大隋至尊皇帝詔:
左驍衛將軍、太原留守李淵,與馬邑郡守王仁恭不時捕虜,縱為邊患,敕命立斬馬邑郡守王仁恭,執太原留守李淵詣江都領罪。
方鐸宣讀完詔書,李淵等人盡皆愕然,一紙詔書竟要將馬邑郡守王仁恭斬首,而且要將李淵帶往江都問罪。
這詔書也太過隨意,漏洞百出。
詔書中沒說免去李淵太原留守之職,也沒有說李淵走後,由誰代理太原留守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