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二章 殺牛吃肉(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聽他介紹,連連拱手致意,「原來是劉兄,失敬,失敬。」
他接著問劉弘基,「劉兄這是要前往何處,是否方便同行一敘。」
劉弘基回道,「在下也沒有固定的去處,此行實是為二郎君而來,如蒙不棄,在下願與你同行,邊走邊說此行目的。」
劉弘基之言,正合李世民心意,幾人並未急著上馬,而是牽馬慢慢而行,劉弘基邊走邊向李世民介紹此行來意。
行了片刻,觀音婢看天已過午,她對李世民道,
「世民阿兄,你與劉家阿兄初次見面,肯定有許多話要談,如今天已過午,眾人腹中飢餓,我們不如吃點乾糧,打點一下再走,你們也可以邊吃邊談。」
經觀音婢這麼一提醒,李世民也覺得腹中有飢餓之感,是該先吃些東西,再繼續趕路。他命陸崢和扈從,從馬上取下氈席,鋪在路邊開闊的地方,幾人席地而坐,準備吃些東西再走。
李世民、觀音婢和劉弘基三人坐在一處,陸崢和扈從圍坐在一起。
覃蘭和侍琴服侍李世民、觀音婢和劉弘基用餐,為他們準備好麥餅、鹹肉和酪漿。
劉弘基在用餐之時,又將自己向李世民、觀音婢作了詳細介紹。
這劉弘基本是雍州郡池陽縣人,其父乃是已故河州刺史劉升,現年三十五歲,比李世民大近二十歲。
他年輕之時,不事產業,常年四處走訪名師,練習武藝。河州刺史劉升去世後,劉弘基承父親蔭恩,被授予從七品的右勳侍。
楊廣徵討遼東之時,劉弘基受募出征,但行至汾陰縣時,劉弘基算一算時間,已無法按要求到達遼東。
按照大隋律法,士卒失期,依法當斬。就是說劉弘基等人,即使費盡千辛萬苦再趕到遼東,到了地方也是死罪。
萬般無奈之下,劉弘基就和部屬商議對策,當時擺在他們面前的有三條路:
一是仍然趕往遼東,到地方便被處斬。
二是各自逃亡,這樣會連累家人連坐。
三是就地犯一個小罪,被地方官府捉拿入獄。
眾人權衡利弊之後,覺得還是就地犯一個小罪最合算。
於是眾人合夥,在附近莊上買來一頭耕牛,唯恐官府不知道,就當著村裡人公開將牛屠宰,然後劉弘基帶領手下士卒大吃一頓。
按大隋律法,屠宰耕牛有罪。莊上里正,看到劉弘基等人在莊上殺牛吃肉,不得不報告官府,官府便將劉弘基及其部屬捉拿,投入獄中。
劉弘基的家人聽說他被捕入獄,便花錢打點,一年後才將其從獄中贖出。
劉弘基出獄後,亡命江湖,以盜馬為生,靠此維持生計。
前一段時間,劉弘基聽說,捕討使李淵在絳州張貼告示招附盜匪,凡盜賊歸順者可以列入軍籍,盜賊頭目還可以授予官職,他就有所心動。
劉弘基心想,自己也出身於名門世家,而且有一身武藝,總不能一輩子以盜馬為生?將來怎麼有臉見死去的列祖列宗?
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就想去投奔李淵,但一時又拿不定主意如何去投。
如果以一名普通盜賊的名義去投降,雖然是免了死罪,有了軍籍,但只能當一名普通計程車卒,想得到李淵的信任和重用卻難,想要混出個人樣,不知要到猴年馬月。
近幾日,劉弘基就一直在捕討使官署附近轉悠,考慮是不是有好的晉身之策?
在來回轉悠過程中,劉弘基見有一位氣度不凡的少年,經常出入於捕討使官署,就買通一名官署守衛,打聽這少年是何人。
這名官署守衛告訴劉弘基,這是唐國公二郎君李世民,並將李世民雲天霧地吹捧了一番,說他武藝高強,將他捧作天神一般。
劉弘基雖然看出李世民不是一般人,但並未全信李世民有官署守衛吹的那般厲害。他就想設法接觸李世民,想試上一試。
今日早上,劉弘基看到李世民帶人外出,就偷偷在後面跟了上來,想見機行事,於是想出了攔路劫馬的主意。
李世民和觀音婢,聽劉弘基介紹自己,發現此人不但武藝高強,而且做事極有心機。從他屠牛逃避兵役之事來說,做事能夠權衡輕重、利弊,並且能夠想出合適的策略進行應對。
李世民見劉弘基說話不卑不亢,沉穩睿智,面對李世民、觀音婢,談笑自如,無絲毫巴結討好之意,氣度不似常人。他心中對劉弘基越發看重,覺得此人值得一交。
為您提供大神復冰的《春遊曲》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一四二章 殺牛吃肉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