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阿彌陀佛(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見劉弘基沉穩睿智、氣度不凡,心中便生出結交之意,他欣賞地看著劉弘基,問道,「劉兄今後有何打算?」
劉弘基也不掩飾心中的真正想法,鄭重答道:
「我此行的目的,就是想試一下二郎君,想看一下你的武藝和為人,再看是否值得投靠。」
「如今看來,官署守衛所說並非虛言,二郎君確實是人中龍鳳,不但武藝超群,而且對人能坦誠相待,雖出身高貴,卻無傲驕之氣。如蒙不棄,劉某今後願誓死追隨。」
說罷,劉弘基向李世民拱拱手。
李世民聽劉弘基誇讚自己,謙遜地道,
「謝劉兄謬讚。世民年幼,無德無能,能得劉兄看重實是三生有幸。如果劉兄有意,在這亂世之中,你我兄弟如能相互幫襯,或可成就一番大事。」
劉弘基再次拱手,向李世民道,「既然二郎君看得起在下,那麼就這樣定了,今後我劉弘基便唯二郎君馬首是瞻。」
幾人邊吃邊談,大約用了有半個時辰,眾人打點完畢,才又重新上路,在同行的隊伍之中,又多了劉弘基一人。
因為在路上耽擱了太多時間,日頭已經偏西,天已到了未時,但到石壁寺的路程才剛走了一半。眾人不敢再作耽擱,便加快了腳程,放馬而行。
到了申時,一行人就到了石壁寺所在山下的小鎮,鎮上多有香客往來,有數家客棧供香客歇腳、住宿。
由於天色不早,上山已有些太晚,一行人便找了一家乾淨整潔的客棧住下,等候明日早點上山。
一宿無話。
第二日一大早,眾人起來,在客棧用了飯食,即到石壁寺上香。
因小鎮離石壁寺還有近十里路程,眾人仍騎馬沿山道緩慢而行。
用了大約半個時辰,才到山門之前。
眾人在寺前下馬,李世民、觀音婢和劉弘基將馬交與扈從,讓他們在寺外等候。
陸崢、覃蘭和侍琴在後面跟隨。
石壁寺山門為單簷式門洞。
正中有古篆書寫的「石壁寺「三個大字,古樸而剛健。
進入山門,正對大雄寶殿。
後面依次是七佛殿和千佛殿等殿堂。
從低到高,錯落有致,與山勢融為一體。
大雄寶殿東邊有一通石碑,是《曇鸞和尚碑》,記錄著前世高僧曇鸞法師,在此唸佛往生的經歷。
曇鸞法師乃是中土佛教淨土宗的一代宗師,當年曾在此開宗立派,以石壁寺為中心傳播淨土教義,提倡掐珠唸佛,自此彌陀淨土信仰迅速向民間流傳。
如今由當世名僧道綽法師主持石壁寺,寺內香火興盛,香客如雲。
觀音婢發現,石壁寺的香客與吃齋唸佛的鄭觀音不同,也與到其它寺院上香的香客大相徑庭。
這裡的香客都是邊走邊手中捻著佛珠,口中不停發聲念著「阿彌陀佛」,每個人從身邊走過都旁若無人,對身邊之人熟視無睹。
李世民、觀音婢等人見眾香客如此虔誠,也心中肅然,皆緘默不語,不敢有絲毫妄語,怕褻瀆了神靈。
李世民示意觀音婢一同到大雄寶殿上香,幾人也如其他香客一般,恭恭敬敬到了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內,木魚聲聲,梵音嫋嫋,不由不讓人靜心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