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點頭,「我也看看大兄結交的都是何人,近日就去一趟客舍。」

在李建成的心中,總認為李世民還是一個孩子。

他比李世民大將近十歲。

做任何事情也基本上不和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三人商量,一般都由他自己作主。

李淵不在家時,唐國公府大小事宜都是以李建成為主導。

像結交名士,招納豪傑這些事,李建成也極少讓李世民參與。

李建成將王珪、楊文幹、爾朱升、喬公山等人養在莊園之中。

他們平時也沒有多少事情可做。

楊文幹、爾朱升、喬公山三人,還幫助莊上訓練一下莊丁,教他們些粗淺的武功。

王珪則是和李建成說古論今,談些當今朝局和天下大事。

李建成對王珪非常敬重,諸事都徵求他的意見。

七月的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

烈日炎炎,驕陽似火。

除了知了「吱吱」鳴叫不停。

鳥兒都歇了婉轉歌唱,找個能遮避陽光的地方躲藏起來。

消暑避夏是人們的第一選擇。

沒有特別重要的事情,誰也不願頂著烈日在外面走動。

李建成、楊文幹、爾朱升和喬公山等人閒來無事,便到王珪住的院中敘談。

在庭院中樹陰下鋪上一張寬大的葦蓆。

眾人坐在上面一邊喝著解暑湯,一邊輕搖著手中扇子。

紗衣雖薄,爾朱升和喬公山仍嫌穿著有些多餘。

他二人將前襟解開,坦胸露乳,不停地搧著手中的蒲扇。

讀書之人相對來說斯文一些。

李建成、王珪、楊文幹,則是衣衫整齊,扇兒輕搖。

王珪手中拿的還是一把羽扇。

幾個人也沒有固定的主題,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

李世民這次要在莊中常住,覺得有必要和客舍的幾個人見一見。

這樣的天氣也不適合練武。

用過午膳,李世民就獨自一人來到客舍。

王珪院裡的門僮,見是二郎君李世民,

他也沒有通報,就將李世民領到後院。

客舍的幾人見李世民到來,皆呼他是稀客。

李世民看到大兄也在,就朝眾人施禮。

只有王珪站起還禮。

其他幾人,則是呵呵笑著和李世民打招呼。

楊文干將身子向一邊挪了挪,騰出地方,讓李世民坐在李建成身邊。

待李世民坐定,家僮為他斟上一盞解暑湯。

李世民單手接過,放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