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 懷才遭忌(第1/4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守孝住的院子叫清心齋。
這個小院在果園的東面,隱於竹樹環抱之中。
即使是炎炎的夏日,院裡依然有幾分清涼。
每日的大部分時間,李世民都在清心齋讀書、練字,練習馬槊的招式和石鎖功。
李世民正在練習的是六十斤石鎖。
他想在這兩年中練到七十斤。
在河東李氏莊園的練武場上,李世民也讓人照著長孫晟的方法,設定了轉動箭靶。
每天下午,他都抽出時間,到練武場上練習騎射。
以前,李世民不在家時,觀音婢並不太喜歡到花園。
如今李世民住在那裡。
花園就成了觀音婢每日必到的去處。
處理完內院的事務,她就會到清心齋,和李世民一起讀書、練字。
這一日,兩人在樹陰下鋪上一張葦蓆。
葦蓆上擺一張几案,對坐在几案旁讀書。
觀音婢正在看《三國志》劉備三顧茅廬。
她問李世民,「劉備是否醒悟太晚?」
李世民聽她忽然冒出這樣一句話,不知她所指何事。
他問觀音婢,「何事醒悟太晚。」
觀音婢也暗笑自己問得突兀,就向李世民解釋,
「我正看到劉備三顧茅廬,感覺到他是屢經挫敗,才知道禮賢下士。」
「以前他好象並不太看重文人賢士。」
李世民認為,觀音婢沒有弄明白其中的真正原因。
他無限感慨地說道,
「並非劉備開始不看重文人賢士,而是文人賢士實在難尋。」
「況且,不同時期對文人賢士的認定標準不同。」
「治世講究的是循規蹈矩,亂世講究的是謀略和心機。」
「治世任用謀略心機之臣易致亂生變,亂世任用鴻學大儒會讓人裹足不前。」
「諸葛孔明如不是生在漢末變亂之時,他縱是滿腹才學,也是終生無用。」
觀音婢聽李世民的觀點,對文人賢士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她此時才明白,一個人假如生錯了時代,縱然是才學滿腹,也終究是無用之人。
這時她突然想到王珪,就想問一下他的情況。
「聽說客舍之中,住著一個人叫王珪,是大伯請來的飽學之士。」
「也不知他是否可用之人?世民阿兄可曾與他有深交?」
李世民將手中的書放下,看著觀音婢說道,
「因我經常不在莊園,雖認得此人,對他的瞭解卻不深。」
觀音婢向李世民提了一個建議,
「我還聽說客舍中還有其它豪傑名士,世民阿兄是否和他們結交一下?」
「或許以後能用上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