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悔婚之虞(第2/4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長孫無忌帶領分給自己的僮僕、奴婢,押著數量犢車,載著傢俱什物,出永興裡北門向東,往新豐老莊而去。
丁娘子和馨兒回到鄠縣家中。
觀音婢跟隨高秋娘,各帶四個貼身侍婢,到崇仁裡高家暫住。
高秋娘的想法,是讓長孫無忌獨自打理一下新豐老莊的事務。
如今他年已十七,沒有了父兄的庇佑,必須要學會獨自撐起這個家。
一家不治,將來如何能入仕做官?
住到舅家,觀音婢再一次鑽進書裡,全心全意研讀《本經陰符七術》和《鬼谷子》。
為了防止其過分沉迷,高秋娘讓奉書提醒她,要抽出時間練習書法,彈一彈古琴來調節身心。
閒暇之時,高秋娘也會找觀音婢下幾局圍棋。
高儉的家庭結構很簡單,除了母親、鮮于娘子和幾個孩子,再沒有其他人。
在簡單的家庭之中,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就會少一些,心就顯得十分寧靜。
高秋娘在出嫁多年以後,現在又重回孃家,終於可以盡心侍奉母親。
隋時婚俗男滿二十必娶,女滿十五必嫁。
有例外者,街鄰四坊往往會說短道長。
由於長孫晟去世,家中幾樁婚事受到拖延。
時間不等人,如今都要一宗接著一宗辦。
先是給長孫無忌定下了一門親事,女家是華陰陸氏,年方十二,與觀音婢同年。
然後,先嫁了玉菡和墨竹。
兩人跟了她多年,高秋娘心中不忍虧待她們。
為她們置備了豐厚的嫁妝,在新豐老莊,為她們選了年輕能幹的管事作為夫家。
再接著長孫鴻、長孫湛、迦羅先後成婚。
高秋娘不用操心,只要準備好賀儀,然後就是高高興興喝喜酒。
他們都有自己的父母操辦。
看著身邊的人和兒時玩伴,一個個先後成婚,觀音婢心中並沒有不久也要出嫁的想法。
她覺得自己年齡還小,並沒有要出嫁的緊迫感。
但她有時也會幻想一下與李世民成親的樣子,想起來就會偷偷發笑。
雖然觀音婢心中不急。
但在高秋娘的心中,已把她的婚事列上了議事日程。
到明年春天,觀音婢就年滿十二週歲,按民間的說法就是已經十三。
觀音婢也到了待嫁的年紀。
但如今高秋娘對這樁婚事有點擔心起來。
當初觀音婢和李世民訂婚的時候,剛剛六歲。
那時的長孫將軍府如日中天,家中有兩個朝廷三品大員。
李淵急著拉籠長孫家族,看中的也是長孫晟和長孫熾的聲望和地位。
如今時過境遷,兩年之中長孫晟和長孫熾先後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