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悔婚之虞(第3/4頁)
章節報錯
長孫將軍府的聲威已不再。
高秋娘擔心,唐國公府見長孫家族沒有了利用的價值,會否另有新的打算?
雖說悔婚,會招致鄉鄰和世族詬病。
另一如不同意,可以告到官府。
雙方都是世族之家,官府怕惹上麻煩,只要有婚約,一般都會秉公而斷。
但真是到了那個程度,就毀了觀音婢的名節。
即使強嫁過去,雙方不睦,又有何益?
高秋娘想讓高儉打聽一下唐國公府的情況,但因其官微職小,根本沒有機會接觸象李淵這樣的皇帝近臣。
高儉前年參加科舉,憑滿腹才學,舉文才甲科,補了治禮郎,一個從九品的小官。
因為父親高勵離職是因罪免官,所以高儉不能享受蔭恩入仕,只能走科舉之路。
隋朝有個規矩,如非蔭恩入仕,普通人做官,只能從最低的從九品做起。
以前,父親和長孫晟在朝中都身居高位,給高秋娘的感覺,離皇上很近。
如今淪落凡塵,她才發現,社會底層之人擁有的資源太少,就會有太多的無奈。
作為普通人,離天實在太遠。
高秋娘聽長孫無忌說,李淵隨楊廣徵討遼東。
李世民全家因兄弟們都漸漸長大,武功別院偏於狹小,現如今已經舉家遷往河東。
本來,李世民和長孫順德、長孫湛等人,在長孫將軍府城南莊園練武。
但那裡分給甄氏和長孫鴻兄弟以後,幾個人感覺,再在那裡就有些不太方便。
正好李建成書信來喚,說父親隨駕征討遼東,母親需要兒子們陪伴,催促李世民早日趕回河東。
大家年紀漸長,要逐漸擔起家中的責任,已不能繼續聚在一起心無旁騖、無憂無慮地讀書、練武。
李世民和長孫順德等人商議,各自回到自己府中,從此不得不彼此分開。
從當初相聚,跟著長孫晟習武。
到如今彼此分開。
幾人在一起,斷斷續續已有四、五年光景。
相互之間情誼深厚,突然就要分離,還真有些不忍猝分。
臨別之前,長孫鴻做東,設下酒宴,為這些少時交遊的夥伴們送行。
眾人對酒當歌,互訴離別之情。
世事難料,人生無常。
眾人皆知從此一經分開,再想如此般相聚,恐是萬難。
所幸是,這幾年的光景沒有虛度。
如今的李世民、長孫順德、長孫湛、丁記坎已練就一身本領。
如若衝鋒陷陣,定當是神勇無匹。
長孫鴻、長孫漸、長孫無傲和長孫清,一身武藝也非常人能比。
雖然說不上勇冠三軍,戰場上迎敵,也可以一當十。
酒酣耳熱,李世民豪氣頓生,對幾人許下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