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寂寞空守(第1/2頁)
章節報錯
春去春又來,花落又花開。
不知不覺間,觀音婢已經開始蹣跚學步,呀呀學語。
送走一年,又迎來另一個春天。
一年過去,又是相隔一年的別離。
這一年之間,信使往還,高秋娘和長孫晟只能透過書信瞭解彼此的訊息。
去年五月,經過長孫晟招附,突厥男女九萬多口歸順大隋,交給啟民可汗統轄。皇上大喜,賜長孫晟縑二千匹。
十一月,皇上下詔拜楊素為雲州道行軍元帥,長孫晟為受降使者,統領啟民可汗出塞北攻擊步迦可汗。
今年三月,步迦可汗所部南渡河,掠走啟民可汗所轄男女六千口、雜畜二十餘萬頭。
長孫晟和大將軍梁默帥軍追擊,轉戰六十餘裡,步迦可汗所部大敗而逃。隋軍繼續追擊,長孫晟派幾名啟民可汗部下趁著夜色混入突厥逃兵結伴而行,大隊人馬遠遠跟隨。
待步迦可汗所部休息紮營未穩之時,啟民可汗部下與大隊聯絡。長孫晟率隋朝大軍殺入敵營,盡殲步迦可汗主力,重新搶回被掠走的人口和牲畜。
從此以後,突厥遠遁,再也不敢侵犯隋朝邊塞。
長孫晟又為大隋平定突厥立下大功。
收到邊塞傳回的捷報,高秋娘喜出望外,以為終於等到了長孫晟返京之時,可是皇上卻下詔:步迦在逃,降部新附仍需教化,令楊素班師,長孫晟留塞北營造磧口城,安置啟民可汗及新附部眾。
皇上一紙詔書,又把長孫晟的歸期推到了不知何時。
高秋娘望眼欲穿的等待,盼來的卻是無可奈何的現實。
思念日勝一日,寂寞無法排遣。
雙十年華妙齡少婦,又有幾人能夠忍受空房獨守。
白天大大小小一堆的事要打理,有一雙兒女膝下承歡,高秋娘還能夠暫時忘卻相思之苦。待到夜晚,那思念就會越拉越長,讓人輾轉難眠。
世族之家的貴婦人在孩子出生之後都不親自哺乳,而是交給乳母來餵養。高秋娘對觀音婢的乳母丁娘子很是滿意,把女兒交給她很放心。
她見過丁娘子的字寫得很清秀,頗有一定的功底。內行人一看就知道,寫得這樣的一手字不是短時間內能夠練出來的。
高秋娘也曾和丁娘子談起琴棋書畫,發現她也很有見地,雖不如自己這般精通,和常人相比已是出類拔萃了。
名門世家的女子是不上學館的,讀書識字一般都是由母親親自教導,這樣代代傳承。從一個女子讀書多少,就能知道她的家風和修養。能找到丁娘子這樣一位女子做觀音婢的乳母,高秋娘如獲至寶,由她帶著觀音婢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會省心不少。
每當夜晚,丁娘子帶著觀音婢住在西廂,五間大的上房裡就只剩自己一人,寂靜而空曠,她不願早早上床承受輾轉難眠之苦,坐在書案前練字成了她每天必修的功課。
在書法大家之中,高秋娘最鍾愛的是王羲之的小楷,章法有度,而又不拘一格,在規範之中時有跳脫,點劃之中透著靈氣和飄逸灑脫。
她覺得做人也如寫字,要有規有矩,行止合度,但不能死板,一死板就沒了靈性,沒了趣味。
所謂練字臨帖,就是拿個範本將你框住,一個字練上百遍、千遍,讓你寫的字與範本間架、點畫一般無二。練得多了,這個範本就印在了心中。然後再寫,不用思考,就一揮而就,如行雲流水,沒有任何阻滯,這樣才會透著飄逸灑脫。
育人如練字,從小教他規矩守禮,有不足之處隨時校正,習慣成自然,等到長大知禮守節,渾然天成,隨心所欲也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