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章 走好路才重要(第2/2頁)
章節報錯
上交矛盾:
遇事從不自己解決,只會找同事、找領導、求援助,推諉扯皮打太極,妙在他不著痕跡、不露聲色。“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我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你快拿個主意吧!”“大師兄,快想想辦法吧!”——這貨只會說類似這樣的話。這是標準的“碰到難題就躲,見到問題就推,遇到矛盾就繞,面對壓力和阻力就妥協”作風。
出工不出力:
從來不說“不”,但肯出工不肯出力——像八戒那樣領導派活兒總明著推託的那叫“蠢”,因此他不做蠢豬誰做蠢豬?——一起去打妖怪,一碰就倒,束手就揍,然後等大師兄來救。除了收拾了一個牛魔王的小妾玉面狐狸外,取經路上你可曾見這貨獨立幹掉過一個妖怪?不是沒本事,就是不願出力!他在流沙河做妖怪時可忒生猛嘞!
拈輕怕重:
挑擔、看守行李、打架叫人幾乎就是這貨的全部工作內容(況且,在原著裡是八戒挑擔,他牽馬)。別以為這些事是沒人乾的出力活兒,比起冒著生命危險去降妖打怪,這不是拈輕怕重是什麼?而且這貨很會給自己設“角色定位”,讓你們預設我的崗位就是個收發室老頭的活兒,別的髒活兒累活兒就別來找我。——在單位像這樣大家都見怪不怪的“吃閒飯”的人還少嗎?
不幹不犯錯:
幹得越多犯錯越多,幹得越少犯錯越少,不幹不犯錯——這是職場裡最常見的現象。孫悟空幹得最多,挨收拾也最多,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沙僧基本不幹,所以從不犯錯,反倒成了唐僧心目中的“乖孩子”和“好模範”。對八戒尚且偶有體罰、批評,但對“老好人”沙僧,取經全程從未說過他一句!
看破不說,只做不說:
這是這貨最高明的地方。把裝老實人做到讓所有人、包括自己都覺得自己是老實人,在這貨身上達到了最高境界。他深知取經是“政府工程”,肯定能成功,干與不幹、幹好幹賴一個樣,還幹個球呀?挑個擔拎拎行李做做樣子得了,混到站完事拉倒!有這些想法,貴在不吭不哈、看破不說、只做不說。我雖看破,但在這裡一說,境界相較沙僧就差得遠了......
對於他,祝守一隻能說:高!實在是高!
但最後,佛祖也不是瞎子,沙僧只獲封了個“金身羅漢”。這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呀!——看來這也不像以前那樣光靠“混”就能立足了。
按照吳承恩原文的意思,沙僧其實是撿了“便宜”的。
《西遊記》第九十八回,師徒四人來到西天拜見如來後,二尊者奉佛旨,引四人來到珍寶閣,原文寫道:
“這番造化了八戒,便宜了沙僧,佛祖處正壽長生,脫胎換骨之饌,盡著他受用。”
可見,起碼沙僧的功果是撿了“便宜”的。
因為他一路上確實幾乎什麼也沒幹。
如來對他的評價是“登山牽馬有功”,而八戒才是“挑擔有功”。
可見成佛後的唐僧和悟空是排在觀音、文殊、普賢之前的,也就是說“佛”是排名在“菩薩”之前的。
如果沙僧和八戒也能成佛,豈不是也要排在觀音、文殊等人之前?
唐僧本是如來二弟子,是欽定的成佛人選,上頭有人,自己還算努力。
孫悟空本不在成佛計劃中,靠絕對的實力,加上點自己的鬧騰,爭取來了成佛指標,也就是即懂得爭取自身權益,又自己努力
而八戒和沙僧呢,上頭沒人,自己也不算努力
八戒手中還有些戰績,起碼當悟空的副手和僚機,尤其是荊棘嶺和稀柿嶺等地,少了老豬還真不行。
而沙僧,可說的真不多,就如網友總結的沙和尚日常四句:
“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師父和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師父你放心,大師兄會來救咱們的。”
而且沙僧被貶下界後,每七日受飛劍穿心之苦,這痛苦恐怕只遜色於普羅米修斯了。
原文寫道:“教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我胸脅百餘下方回,故此這般苦惱。”
觀音答應他的功果是讓他免收此苦,並且官復原職。
原文寫道:“我教飛劍不來穿你。那時節功成免罪,復你本職,心下如何?”
而最後的功果,恢復捲簾大將之職,還是西天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孰輕孰重自不用論。
因此,正如原文的總結:“這番造化了八戒,便宜了沙僧”。
祝守一本人也看過不少“西遊陰謀論”,暫且不談,結局其實還算公平。
經書不重要,怎樣走好取經的路才重要。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尋 我的女朋友是九叔傳人 八零書屋查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