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坦然接受吧(第3/3頁)
章節報錯
他有血有肉有感情和**,他不像孫悟空,是個頑劣無情的石猴;也不像沙和尚,無慾無求,不爭不搶,似乎天生就是個佛陀;更不像唐僧看透生死,看透芸芸眾生,一心取經成佛普度眾生。
**是人的天性,關鍵是如何剋制**。
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豬八戒的人設一直是好吃懶做、貪財好色,在他的身上似乎找不到什麼優點。
漫漫取經路上,八戒總是不長記性,一見美女便忘性,連自己姓什麼都不知道,因而經常被女妖迷惑利用。
他喜歡貪小便宜,稍微吃一點苦就不斷抱怨,經常一遇到困難便打退堂鼓,一言不合就要回高老莊,但是說歸說,色歸色,他卻從未真正作過惡,傷過人。
他膽小怕事,但看到唐僧遇險,依然會義無反顧不顧性命危險去救他;他貪財好色,但心卻跟明鏡似地,心懷僥倖的同時,亦能保持清醒,不斷說服自己要理智。
比起鐵石心腸的悟空和對誰都心懷慈悲的唐僧,他似乎更通人性,凡事懂變通,遇險懂迴避,遇鬼說鬼話,遇人說人話。
八戒跟隨唐僧一路降妖除魔,從最初的色令智昏,看到美女便不分東西南北,到慢慢收斂心性,雖然依然色心不改,但他逐漸懂得剋制。
人活一世,總會有填不滿的**,為錢權,為財色,為名利,人的內心有**,才會不斷地進步和努力。
關鍵是,我們要懂得如何剋制**,不被財色迷失了心性,不被利益矇蔽了雙眼。
人生低谷時的心態,決定你一生走什麼樣的路。
豬八戒原是天庭大名鼎鼎風度翩翩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不成,被貶下凡間投胎成了醜陋人人喊打的豬妖。
這種從頂峰跌落谷底的落魄,並沒有讓豬八戒自暴自棄或一撅不振,而是坦然地接受了這個新的身份,連懼怕他的岳父高老頭都忍不住誇讚他:“一進門時,倒也勤謹,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去明來,其實也好。”
如果不是被逼著走上取經之路,我想他定也樂於這樣踏踏實實地在高老莊過完這一生。
取經之路,千難萬險,八戒經常一言不合就吵著要分行李回高老莊,但是每每說完,他還是任勞任怨地聽候悟空的差遣。
一路上,無論遭遇怎樣的劫難,他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哪怕取經路上再苦再累,只要讓他躺下睡一覺,吃飽喝足,隔天,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
現實中,我們人人都是被生活逼著往前走的八戒,我們也曾滿懷鬥志,意氣風發,也會遭遇失意落魄,在人心浮躁繁華淡漠的都市裡,亦會有打退堂鼓想要退縮回鄉的時刻。
面對人生窘境,你用什麼樣的心態去接納,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你若自暴自棄,整日沉浸於失去的悲觀失意中,你的人生便永遠是灰暗陰霾。
你若豁達樂觀,坦然面對,總會撥開雲霧見青天,化逆境為順境。
縱觀整部《西遊記》,唐僧和孫悟空沙和尚修的都是佛,唯有豬八戒修的才是最接地氣最接近我們平凡的人生。
師徒五人一路降妖打怪,唐僧修透了佛理普度眾生;悟空修煉了心性,戒浮戒躁;沙僧修成了金身,謹守初心。
豬八戒**未淨,只封了個淨壇使者,在取經這條路上,他有貪念有色心有私慾有性情,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後,他對**的剋制,在艱難時的堅持,逆境時的樂觀,才是我們一生需要修煉的人生。
鬥妖不敵、貪生怕死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貪吃好睡是養精蓄銳;耳朵裡藏銀子是給自己留退路回高老莊。
若你看過《西遊記》,希望你也能如八戒一樣,會偷得浮生半日閒,也能勤勞踏實的幹,會貪小便宜,也能吃大虧,會有各種**,也會有理智剋制的覺悟。
坦然接受自己平庸而世俗的一生。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尋 我的女朋友是九叔傳人 八零書屋查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