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混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祝守一這時候沒想到九叔也來問他問題了。
九叔這個問題在祝守一看來是非常難回答的。
那就是涉及到其中存在感不強但一直在的人物。
那便是沙僧。
而九叔想知道的,居然是沙僧為什麼得不到好的職位。
這點祝守一覺得要詳細說其實能說很多。
其實在祝守一看來金身羅漢菩薩已經很對的起沙僧了,他自己也明白自己做了什麼,成了菩薩也不會說什麼。
一、論出身。
唐僧出身本來就高,加上幫助如來傳播佛法,得佛名正言順。
孫悟空由開天闢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師傅是菩提祖師,與地仙之祖鎮元子八拜之交,體內仙丹、蟠桃、瓊漿玉液無數,手持金箍棒,腳踏筋斗雲。一路上降妖伏魔,出力不討好得事情大多數都是他做的。
孫悟空有出身、有實力,乾的多,封佛很正常。
豬八戒會三十六般變化,所持武器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親賜的上寶沁金鈀,俗稱九齒釘耙。豬八戒本身就天資聰慧,成仙之路也很順暢,而且其中有一回遇到烏巢禪師,只識得豬八戒,就能知道豬八戒本身有多厲害。豬八戒在書中也承擔了不少責任,淨壇使者說白了也算是個美差,相當於拆遷辦主任之類的。
但沙僧的出身就很差勁了,原為天宮玉皇大帝的捲簾大將,因為失手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盞,觸犯天條,被貶出天界,在人間流沙河興風作浪,危害一方,專吃過路人。可以想象一下,你被貶下凡了,還在這吃過路人,你心有多大。
二、論所作所為。
唐僧姑且不算,他本身就是西天取經的重要人物,成佛也是必要的。
孫悟空主要做的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每逢打妖精什麼的都是他去做,然後被唐僧一頓埋怨,甚至還趕走好幾次。不過就事論事,他所做的也都是為了唐僧好,加上本身的資質,成佛也是完全可以的。
豬八戒主要做的是不吃力還討好的工作,能夠拍的好馬屁,關鍵時刻也能幫上孫悟空許多事情,在很多時候孫悟空不能出面都是由豬八戒代勞的,自身比較優越,但是好吃懶做,最好只能做個淨壇使者。
沙僧這個人就不太好了,總共出手的次數是非常少的,幾乎每次都是為了自己著想。第一次出手就是唐僧收他的時候,與豬八戒和孫悟空打了幾下。第二次出手是在真假美猴王,他打死了那個假扮自己的猴子,再後來出手的就少了,基本上沒做什麼事,是個混隊伍領工資的人。
總的來說沙僧還是很不錯了,混吃領工資最後混到“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好歹也是個菩薩的位置,比羅漢要強很多。
所以沙僧是屬於沒出力那一類的!全程划水看行李不打妖怪。那為什麼沙僧不打妖怪呢?
沙僧給人的印象就是個沉默寡言的老好人,取經走了十四年,基本上就沒他的什麼戲。這不免令人生疑,他究竟真的是個老好人還是假裝出來的?
如果他是假裝出來的一個老好人,那麼,他的動機、目的就是想透過偽裝手段混進取經隊伍,在裡面搞破壞!可是,《西遊記》看到結束,也沒發現他使壞,那麼,在這部中,就只能把他定位成:真的是個老好人。
在取經隊伍中,沙僧的工作任務和孫悟空、豬八戒是一樣的,負責消滅妖怪,保護唐僧,使取經隊伍得以前進。
可奇怪的是,沙僧居然沒立功,一個大妖怪也沒打死,功果對於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他的工作業績,豬八戒就經常向孫悟空要功果,或是乾脆直接搶功果,沙僧他卻沒有。
是不是沙僧的本事不濟,打不過妖怪呢?我們來看一下他的本事,其實沙僧還是有本事的,可他為什麼就不打妖怪呢?
從頭看到尾,沙僧總是說,我看著師父,當師父被捉走後,他又說我看著行李,總之不肯賣力上前,再就是乾脆讓妖怪抓去,一上場打不了幾下就束手被擒了。沙僧的實力不可能這麼小。
沙僧不賣力,在取經隊伍中有什麼用呢?一個沒有利用價值的人,怎麼會被觀音菩薩選中呢?
沙僧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玉帝把他打了八百,貶下界來。又教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胸脅百餘下。
沙僧很痛苦,這個時候,菩薩說:“你何不入我門來,皈依善果,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經?我教飛劍不來穿你。那時節功成免罪,復你本職,心下如何?”
觀音菩薩開出了兩個條件:教飛劍不來穿你,復你本職,這對沙僧來說,是相當優厚的,所以沙僧滿口答應,成交了。
三個徒弟中,觀音菩薩最先看中的是沙僧,並且給沙僧開的價也是三人中最高的!這就說明菩薩本來是指望他來大展身手,降妖捉怪的。
可是,沙僧加入到取經隊伍後,一點也不賣力,基本上沒發揮什麼作用。這樣一個混日子的人,究竟好不好呢?我們從多個角度來分析:
從孫悟空的角度看:經常幫忙打妖怪,又不爭功,沙僧是個好人。
從豬八戒的角度看:經常幫忙打妖怪,又不爭功,沙僧是個好人。
從唐僧的角度看:沙僧是個好人,唐僧從來就沒批評過他。
從觀音的角度看:沙僧偷懶,很不賣力。
沙僧一直跟著在走,儘管他不打妖怪,但依然是在履行合同,觀音菩薩也不能單方面毀約,所以沒把他這個只出勤不出力的人清理出去。
沙僧他只出勤不出力,所以就沒什麼功果,最後封他做了金身羅漢,是三個徒弟中級別最低的,但是,他顯然要比悟空八戒划算,因為他也是得了正果,而且他的投入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