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荊棘嶺,稀柿衕更是髒活累活,唐僧一到路上,聞到稀柿衕滿山惡臭,又是滿臉犯難,轉眼就問孫悟空咋辦。孫悟空呢,也同樣的捂著鼻子說著難難難。

最後在孫悟空安排好食物、唐僧許諾這場頭功之後,豬八戒又展開了自己的真本事:

這次連九齒釘耙都沒用,直接用鼻子把滿山的惡臭拱開,任勞任怨的幹了這場“臭功”。

最後不僅帶唐僧順利度過七絕山,也為當地的人們開了一條道路,這正是:

唐僧等眾齊稱讚,羨美天蓬法力高。

那麼八戒從心理上而言也是比較接近常人的。如果單從心理健康角度的來說,豬八戒的心理在西遊記裡是相對健康的。唐僧超我太強大;孫悟空太自戀;沙僧太壓抑;眾多妖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種各種心理異常的代表,它們心靈扭曲,是邪惡的,帶有攻擊性、破壞性的能量。

只有豬八戒有塵世的味道,可親可近,時不時會犯錯,他不違背自己的天性,以滿足自己食**望為樂。孔子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說“食色性也”。食色是人類自我儲存與自我發展的途徑,人們在豬八戒這個形象身上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從豬八戒的經歷來看,他本是天逢元帥,後來因醉酒戲嫦娥,被貶出天關,錯投豬胎,這是他成長中的一次挫折,人遭受挫折第一反應就產生暴怒情緒,有暴怒的情緒通常就會伴有攻擊性的行為,他咬殺母豬,打死群彘,佔了山場,吃人度日,成為一方怪物。

象徵著他的心理遭受創傷,心靈變得扭曲。雖然扭曲,但他內心還是有一股復原能量,有向善動力。觀音點化他,他說,我欲從正,奈何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可見,只要有可能,他還是要想法擺脫心靈困境。菩薩與他摩頂受戒,從此他領命歸真,持齋把素,斷絕了五葷三厭。

豬八戒在限定的範圍內還是儘可能滿足自己的食**望。入贅高老莊時,八戒一頓要吃三五斗米飯,早間點心,也得百十個燒餅才夠。吃得高老頭而心驚膽戰。

一路西行,八戒總是第一個喊餓,吃總是最積極,在吃的方面最動腦筋。路過萬壽山時,八戒發現兩個童子在房間裡吃人參果,惹得他心如火燒,口中流涎,攛掇孫悟空去偷人參果,結果引起了軒然大波。

後來,鎮元大仙捉住唐僧師徒,要將他們放在油鍋裡炸,死到臨頭卻要求,讓我們吃些飯兒,做個飽死鬼也好看。

鐵扇公主要求大聖將扇子還給她,八戒說,還討什麼扇子,我們拿過山去,不會賣錢買點心吃。一個神奇的無價之物,鐵扇公主不惜性命要索回的東西,八戒眼裡只是可以拿它換點心飽口福。一個典型的吃貨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現在面前,毫不掩飾,憨態可掬。

豬八戒更斷不了色,調戲嫦娥受罰並沒有讓他長記性,先倒插門雲棧洞娶了卵二姐,後入贅高老莊與高翠蘭結成夫妻。在四聖試禪心那回,黎山老母,南海菩薩,普賢文殊,化作半老徐娘和三個美女,把八戒好一番戲弄,這呆子妄想把母女四人都收入帳下。

他聽說七個美女在濯垢泉洗澡,抖擻精神,歡天喜地舉著釘鈀,拽開步,徑直跑到那裡。待見到那七個女子蹲在水裡,呆子不容說,丟了釘鈀,脫了皂錦直裰,撲的跳下水來,變作鯰魚戲弄七個蜘蛛精。

到了女兒國,他更是心頭撞鹿,骨軟筋麻。就連取經已經到天竺地界,見了嫦娥,還是忍不住一把抱住嫦娥。豬八戒的好色之心,在不同的場景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帶來了不少笑料和趣味。

人們以一種取笑的心態看著他所謂醜態百出。但卻並不討厭豬八戒,而是喜歡這個形象,如果把讀,看影視劇當成是人們在做白日夢,那麼,在這個夢中,豬八戒滿足了人們食色的願望。

豬八戒自我接納度很高,他接納自己的本性,不加絲毫偽飾,行為發乎性情,又無傷大雅。不僅坦然接納自己的**,滿足自己的**。而且對自己的醜陋的外貌也不計較,他說“我雖人物醜,沒雨能求雨,無風會喚風。家長裡短諸般事,踢天弄井我皆能。”他可以忽略自己的不可能改變不足,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優勢上,給人感覺樂觀陽光。

接納自己人的本性,順乎自己本性,內心衝突就會少很多,心理問題也會少很多。

儘管一路上八戒經常喊著散夥,有時候還屢進讒言,但是看他在關鍵時刻的出手,西天取經路上沒有他怎麼能行?

所以我們看八戒,也不能只看一些明顯的缺點還有表象。

當然在看到人家被領導如此看中時,也不要不屑,不要以為別人沒有一點實力,只會搞搞關係,殊不知被領導看中也會有被看中的緣由呢!

莫要小瞧身邊人,也莫要得罪身邊人

祝守一覺得有句話說得好:說一部《西遊記》,寫盡人生,師徒四人的取經之路,便是我們一生需要修煉之路。

有人總結人生三個階段,少年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悟空,中年是腳踏實地的沙僧,老年是歷盡千帆後雲淡風輕的唐僧。

在取經這條路上,豬八戒這個貪財好色又膽小怕事的人物似乎不值一提,但是認真看完整本書,我才發現,豬八戒的一生才藏著我們真實的人生。

他有**,喜歡美色和錢財;他有私心,一遇危險總是躲在人後;他貪生怕死,耍奸偷懶,在他身上似乎永遠只能看到缺點,但是在他的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