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假故事真道理(第3/3頁)
章節報錯
這頭玉帝手下的太白幫著佛祖的徒弟取經,那頭佛祖麾下的觀音幫著玉帝與親屬緩和關係。兩人為何如此出力?影影綽綽。
豬八戒:我本是天河裡天蓬元帥。只因帶酒戲弄嫦娥,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錘,貶下塵凡。
那龍道:我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五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
你看他倆的罪過,不知道衡量尺度的話,只能看責罰,小白龍重了些。
但你看沙和尚:我不是妖邪,我是靈霄殿下侍鑾輿的捲簾大將。只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貶下界來,變得這般模樣;又教七日一次,將飛劍來穿我胸脅百餘下方回,故此這般苦惱。
在看不出罪過有多大時,看責罰顯得觸目驚心,每七天就要受穿心之苦。
你從他的言行有度就該知道,他確實是玉帝身邊之人,捲簾嘛,大概就是領導上轎子時給領導撩簾子的,一個領導的身邊人,究竟犯了什麼錯?凌霄寶殿寶物千千萬,因為打碎一件玻璃盞顯然有些誇張。
“當年撞那禍時,不知帶累我等多少”。豬八戒對孫悟空的這句指責,我完全同意。所以,五百年前蟠桃會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最後,唐僧、孫悟空、沙悟淨是加升大職正果;豬悟能和白龍馬為“職正果”。
那是個什麼座次呢?
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後面是南無鬥戰勝佛,鬥戰勝佛之後是南無觀世音菩薩。最後三位菩薩是淨壇使者菩薩,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八戒和大鵬金翅雕都享受祭口淨壇之權,顯然八戒打不過那位。
(五)孫悟空取到了真經
孫悟空的真經是啥?應該不是那三藏真經。
起初他的動機大概是為了長生不老、歡樂無邊吧,結果一溜做到了齊天大聖,該滿意了吧。
並不。因為沒意思,書裡的神仙忙於各種社交聚會,聚會的主題不過是好酒、好果而已。
不滿意這個秩序,老孫試著換一下。
孫悟空:“凌霄寶殿非他久,歷代人王有分傳;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
如來:(玉帝)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孫悟空: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結果被鎮壓了。
慶祝鎮壓孫悟空的“安天大會”上,龍肝鳳髓,玉液蟠桃。不過是宇宙清平賀聖朝,醒時明月還依舊。
如果這個破秩序還能執行,老孫試著在其中發揮些好作用呢?
這樣也很詭異。
看著他言語強硬的找曾經看不上的神仙幫忙降妖,我的腳指頭和他一起用力。至真假美猴王一關,他進入凌霄寶殿,竟然稱玉帝為“萬歲”,並且自稱“臣”。同學,你忘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如此重大轉折的到來,如來卻只說:且看二心競鬥而來。
我魯鈍,只看得一心。孫悟空信守承諾,始終未提第一個師傅的名字,甚至對外人說自己的名字是觀音菩薩取的;七十七回,聽聞唐僧被吃,失聲淚似泉湧,八十六回再哭,八戒罵他是個膿包;雖然未勝二郎神,但大方承認,每次自我介紹都說這段,後來見了面,叫二郎神大哥。
他悟到的“空”又是什麼?
想想人,算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學會直立行走(學藝),馴化野生物(當好弼馬溫),學會用火(煉丹爐走一遭),然後就能高呼自己是齊天大聖了?《三體》都告訴你不要傲慢。
那怎麼辦?
第二十四回,唐僧問悟空,幾時方能到西天?悟空卻說:你自小時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還難,只要你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後文中,唐僧趕路途中嘆氣:幾時能夠此身閒?說:若功成之後,萬緣都罷,諸法皆空。那時節,自然而然,卻不是身閒也?
再後文中,孫悟空說唐僧只是念得《般若心經》,卻不曾解得。八戒悟能笑悟空妖精出身,妄談佛道。唐僧卻說:悟能、悟淨,休要亂說。悟空解得是無言語文字,乃是真解。
緣由是空,結局是空,都無所謂。偉大的是你反抗了,鬥爭了,始終朝著自己認為向好行善的道路前進。“我等保護你取獲此經,乃是奪天地造化之功,可以與乾坤並久,日月同圓,壽享長春,法身不朽”。
作者用一個個假故事告訴了大家這一個真道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