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結合前文,這兩下對比,其實也就已經有了定論了。

但祝守一其實是很不喜歡拿這兩者去對比的。

其實在他看來,這兩本書都是各有各的優缺點的。

只不過西遊的優點是足以讓其躋身四大名著,而封神的話在這方面意境以及描寫都差了些。

當然,硬要說的話,其實祝守一明白,這一件事

甚至於祝守一以前也是拿出《封神演義》翻了翻,發現了3個很明顯的bug。

第一個bug是彩雲仙子的,在第五十一回《子牙劫營破聞仲》中,

菡芝仙和彩雲仙子幾乎是同時死的,兩個人的靈魂都去了封神臺,但是作者列封神榜的時候,把一些在萬仙陣中陣亡的、不知名的人都算在內了,卻沒有把彩雲仙子封神,不過有的版本說彩雲仙子封的興雲神,這應該是個很明顯的bug了。

第二個就是馬元和石磯娘娘的合租問題。

《封神演義》中住所一樣的神仙是有的,比如九龍島四聖和瘟神呂嶽,稱號一樣的也有,比如一氣仙馬元和餘元。原著中是這樣說四聖和呂嶽來歷。

在這裡我們暫且認定他們幾個是鄰居,都住在一個島上,但是石磯娘娘和馬元的洞府一模一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原著說:

今日哪吒拿起來,射了一箭,只射到骷髏山白骨洞,有一石磯娘娘的門人,名曰碧雲童子,攜花籃採藥,來至山崖之下,被這一箭正中咽喉,翻身倒地而死。——《太乙真人收石磯》

道人曰:“吾乃骷髏山白骨洞一氣仙馬元是也;遇申公豹請吾下山助你一臂之力。”

祝守一當時看到網路上有很多人解讀這個問題,以下羅列四種觀點:

1.骷髏山上好幾個白骨洞

我覺得這個觀點有點立不住腳,按理說這種宛如居民樓單元房一樣的設定跟整本書都太違和了。連洞府都要住一樣的公租房,神仙們也太可憐了。

2.有兩個骷髏山,每個山上都有一個白骨洞

這個應該更扯吧?

3.石磯死的早,馬元搶了她的地方住

這個,只能說有可能吧。

4.馬元就是石磯娘娘的彩雲童子。

其實在原著中彩雲童子沒有死,原文如下:

彩雲童兒不曾提防,夾頸一圈,“呵呀”,一聲,跌倒在地。彩雲童兒彼時一命將危。娘娘聽得洞外跌得人響,急出洞來,彩雲童兒已在地下掙命。

只能說他重傷,應該沒有死。但是馬元這麼厲害,如果他真是彩雲童子,難道通天教主辦了神仙速成班嗎?

至於第三個bug出在火靈聖母和石磯娘娘身上,我記得小時候在看青少年文學寶庫版的《封神演義》時這兩個人都封了神,火靈聖母被封的“火府星”,石磯被封的“月遊星”。

如果說石磯死的時候封神榜沒掛起來,她的月遊星被頂包也就算了,但是火靈聖母真的上封神臺了。

話說廣成子將番天印祭起在空中,落將下來,火靈聖母哪裡躲得及,正中頂門,可憐打的腦漿迸出。一靈也往封神臺去了。

不知道作者把她搞哪裡去了。

所以結論依舊如此,祝守一還是覺得《封神演義》和《西遊記》比起來,很多地方的確略微簡略了一些,有些地方語焉不詳,至於bug在之前的更新裡也提到了一些。今天更新一下封神大戰的第一個高潮——“十絕陣”。

為什麼說它是第一個高潮呢?因為在“十絕陣”之前,十二金仙並沒有太過干預封神大戰,即便是碰上魔家四將也不過是派個楊戩和黃天化就解決了。但是“十絕陣”不僅驚動了十二金仙,更是燃燈道人親自蒞臨指揮作戰,南極仙翁、陸壓道人打了波輔助,度厄真人也借了定風珠表示支援。

很多人都喜歡品讀“十絕陣”,網上也有很多人都在分析十絕陣的戰力,可見大家都對這一部分非常感興趣。但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十絕陣”有它的亮點,但也有它的缺點。

破陣流程是個很大的槽點,十絕陣基本是本著一陣死倆這樣的設定來的,先死一個炮灰,再死一個陣主。有人在討論為什麼非要死一個炮灰才破陣,而不是十二金仙直接去破陣,在這裡我不談這個問題,而是去分析這樣的設定存在的一個問題。

我們先看一下去十絕陣送死的有哪些人,這些人基本可以分為兩類——

一、剛入門的新手仙人

玉虛宮門人鄧華——死於天絕陣、玉虛宮門人蕭臻——死於金光陣、武夷山散人喬坤——死於化血陣、武夷山散人曹寶——死於紅水陣

二、凡人

韓毒龍——死於地烈陣、薛惡虎——死於寒冰陣(這倆雖然是道行天尊的弟子,但姑且算作是凡人吧)方弼——死於風吼陣、方相——死於落魂陣

比較特殊的是烈焰陣和紅砂陣,陸壓道人沒用炮灰直接破烈焰陣,紅砂陣死的武王最後也救活了。

十絕陣的敗筆不僅僅在於作者寫的像流水線作業,套路完全一樣,更是破陣的設定令人感覺無法理解。如果舉個栗子來說,就像是你拿著1級的小火猴去打45級的提亞斯,小火猴被秒殺後你又換100級的雷伊秒殺了提亞斯,出戰雙方實力相差過大,讓人看起來自然索然無味。

正所謂棋逢對手才讓人想知道鹿死誰手,實力懸殊則高下立見,又有什麼意思呢?我還記得第一次看《封神演義》的時候,看到文殊廣法天尊進了天絕陣,就已經預料到秦完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