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雙方堅持了五個月,楊廣沒能拿下遼東城。

數十萬隋朝陸軍渡遼攻高句麗,也遭到慘敗,逃回的只有二千七百人,資儲器械鉅萬計,也丟失殆盡。

第一次進攻高句麗,隋軍大敗,可楊廣不甘心,短短一年過後,大業九年,楊廣第二次發起征討高句麗之戰。

這一次,朝堂之上反對的聲音更大了。

“陛下三思,如今朝廷已經沒有多餘的力量支撐這樣的遠征了。”

“是啊,陛下,去年一戰,我大隋雖說沒有成功,可高句麗也同樣有所損失,數年之內,高句麗是斷不敢再侵犯邊境的。”

“陛下,為今之計,當重在與民休養生息,而不是再連年征伐了。”

眾多大臣紛紛跳出來勸到,實在是眼下的情況已經十分不好了。

如今各地早已是民不聊生,反叛四起,再這樣下如何是好。

可是面對眾臣的勸說阻攔,楊廣依舊沒有聽進去。

上一次遠征高句麗失敗,讓楊廣感覺自己受到了屈辱。

他自詡為萬古一帝,豈能敗在一個小小的高句麗手上,必須要滅掉高句麗,洗涮自己的屈辱。

楊廣就是一個不服輸的性格,什麼事情都想要做到最好,而且好大喜功,如此自然難以忍受失敗了。

所以,面對眾臣的勸阻,楊廣不管不顧道。

“眾卿無需再多說,此戰,朕必定能一舉踏平高句麗。”

皇帝二徵高句麗,這讓滿朝文武無奈至極,實在是因為眼下大隋內部的局勢已經很糟糕了。

可是楊廣卻不管不顧,執意如此。

二徵高句麗,雙方依舊還是僵持不下,如同上一次一般,高句麗據城死守,隋軍壓根沒有辦法快速拿下。

就在雙方僵持階段,後方禮部尚書楊玄感起兵反叛。

在前線聽聞這個訊息,楊廣大怒,在他看來,自己這一次必定是可以攻下高句麗的,誰想到這楊玄感居然在這時候反叛。

“楊玄感,壞我大事,該死。”

“陛下,楊玄感反叛,大軍必須回援了,否則後果嚴重啊。”

在眾人的勸說下,楊廣不甘心的退去,第二次遠征高句麗也就這樣宣告失敗。

班師回朝之後,楊玄感敗亡,可楊廣卻並未就此停手,下令追究,共殺三萬餘人,流徙六千餘人,這才平息了他心中的怒火。

原本到這裡,眾臣都以為大隋應該可以安穩一段時間了,畢竟眼下大隋境內的確已經是烽煙四起,實在是經不起什麼動盪了。

可是,僅僅一年過後,也就是大業十年,楊廣居然又要三徵高句麗。

這就是楊廣,兩次遠征皆以失敗告終,他不服氣,必須要拿下高句麗才行。

所以,即便大隋已經在這樣的情況下,楊廣還是決定三徵高句麗。

(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