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天子之死(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聞楊廣居然還要三徵高句麗,朝堂之上的眾臣都覺得皇帝是瘋了。
前兩次遠征高句麗,就已經勞民傷財,搞得天下民不聊生,而今大隋境內烽煙四起,在這樣的情況下,皇帝居然還要三徵高句麗?
眾臣連連勸解,可楊廣又怎麼聽得進去呢,不征服高句麗,楊廣不可能會收手。
就這樣,在楊廣的固執己見之下,大隋展開了第三次遠征高句麗。
浩浩蕩蕩的百萬大軍再度向著高句麗而去。
和之前兩次一樣,這一次隋軍依舊無法快速的攻下高句麗,高句麗據城死守,讓隋軍的每攻下一座城池都極為的困難。
換在平常時期,耗費一些時間也就罷了,可是現在大隋的情況根本就耗不起。
且不說大軍在外每一天的消耗,就說大隋境內的叛亂就已經是讓大軍無法安心征戰了。
每一日都有不好的訊息傳來,而高句麗顯然也是看重了這一點,遣來使臣想要議和。
以楊廣的性格,他自然是不願意答應,可現實如此,他也沒辦法不答應。
無法快速拿下高句麗,此戰就已經沒得打了。
最終,楊廣只能同意高句麗的議和,率軍撤回,平定叛亂。
只可惜眼下一切都晚了,此時的隋朝境內,各地起義軍已經成星火燎原之勢,無可阻擋。
更要命的是,隨著朝廷沒有能力第一時間消滅這些起義軍,各大世家也紛紛揭竿而起。
要知道,世家造.反和農民起義可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了。
世家手上有人有錢,最關鍵的是,他們還有恐怖的號召力。
如此一來,徹底將岌岌可危的隋朝,徹底推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天下徹底陷入了大亂。
大業十二年,楊廣見局勢已經無法逆轉,便從東都去往了江都,次年四月,李密率領的瓦崗軍逼圍東都,並向各郡縣釋出檄文,歷數楊廣十大罪狀。
而在江都的楊廣,非但沒有反省自身,反倒是好像因為打擊而徹底消沉了一般,變得越發荒淫混亂。
命王世充挑選江淮民間美女充實後宮,每日酒色取樂,又引鏡自照,預感末日將到,銳意盡失的楊廣晚年常引鏡自照,對蕭後和臣下說。
“好頭頸,誰當斫之。”
終於,在大業十四年,以宇文化及為首的一行人發動了兵變。
江都大殿之上,楊廣看著下方眾臣,笑道。
“今日眾臣相逼,說說,朕何罪至此?”
話落,下方一老臣出列,語氣冷厲的說道。
“陛下違放宗廟,巡遊不息,外勤征討,內極奢淫,使丁壯盡於矢刃,女弱填於溝壑,四民喪業,盜賊蜂起,專任佞邪,難道,你還不知罪嗎?”
聽聞這話,楊廣當即大笑起來。
“哈哈,為百姓啊,卿等,原來是為百姓反我?哈哈。”
說著,楊廣的笑容緩緩收斂,眼中也是閃過一抹內疚羞愧之色,聲音低沉道。
“好,朕實負百姓,方才所言,樁樁件件都是朕之錯。”
這恐怕是楊廣這一生第一次認錯吧,物件乃是天下的百姓。
說到這裡,楊廣話音一頓,而後接著說道。
“然而卿等乃朕的臣子,朕終年高官厚祿以待,可曾虧欠爾等?”
“為百姓,朕實乃萬死不足惜,但對爾等,朕仁至義盡,既是反,何必說這些冠冕堂皇之話?說吧,今日之事誰為主謀?”
聞言,方才說話的那名老臣有些慌了,當即大喝道。
“普天同怨,何止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