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中線,朱雀大街。

在前後十餘名騎兵的護送下,一輛馬車穿過城門,朝宮門方向一路疾馳而去。

當朝太師和刑部尚書,在勸說陛下向靖國求和的當天,剛出宮門就被天雷劈死。

這等大事自然轟動了整個朝野。

秦嗣源和李相的車隊也在昨天就收到了武都那邊傳來的訊息。

起初兩人還有些不信,可現實又由不得他們不信。

要知道,武都昨日原本晴空萬里,忽又陰雲密佈,攏共就落下三道驚雷,前兩道劈死賀元常與梁平中,第三道聲勢最是浩大,直接劈到了皇宮裡面。

這些全武都的人都有目共睹,想瞞也瞞不住。

尤其是經過一天的發酵,落入皇宮的第三道驚雷更是被傳的神乎其神。

馬車還沒進城的時候,秦嗣源和李相就聽到了進出城的百姓也在討論此事,有些人說第三道雷劈在養心殿上,把屋頂炸出一個大坑;還有人說這道驚雷其實劈中了陛下,但因武朝氣運渾厚,為陛下擋下一劫......

簡而言之,沒有人敢質疑譚沉提出的天譴言論。

畢竟這麼精準的打擊,這麼懸乎的事情,如果不是天譴,又怎麼說得通?

秦嗣源合上密偵司送來的密信,掀起車簾看向闊別多年的武都城,一時感慨萬千。

賀元常身為太師,深受陛下信任,而他是先帝託孤老臣,雖也是當朝股肱之臣,但在親疏之別方面,確實差了賀元常太多。

此番急著回京,也是因為北方戰局拖延太久,靖國雖然攻陷梁國都城,但這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也已經導致靖國自身大傷元氣。

如此機會可謂千載難逢。

其實在返京之前,秦嗣源就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

求和派有賀元常坐鎮,他與李綱能勸動陛下則矣,如果不能勸動,那就只好搬出先帝遺詔,武朝以孝治天下,只要有此詔書,哪怕陛下再為不滿也需得聽命行事。

不過如此一來,就代表著他將和陛下徹底決裂,從此以後陛下對他愈發忌憚,君臣之間也將再無情分所言。

如今賀元常身死,陛下就著急召見,秦嗣源心中隱隱有了猜測。

看來,關於北伐和歲奉之事,陛下的態度已經有了極大的轉變。

旁邊的李綱還在喜笑顏開的談論著賀元常與梁平中之死,見秦嗣源望著車外出神的舉動,不禁好奇道:“秦老,你在想什麼呢?”

武都繁華依舊,街道間車水馬龍,兩旁人頭攢動。

驀然間,一位揹著雨傘的年輕學子正好和馬車擦身而過。

兩人視線相觸,那人微微頷首,向秦嗣源微笑示意,而秦嗣源下意識的探身向後看去,馬車行駛間,兩人已然交錯十餘米遠,只看到一個與世疏離的模糊背影,消失在人群中。

秦嗣源放下車簾,轉身看向李綱,遲疑道,“我在想一個人。”

“在江寧時,陸姑娘曾轉告我有一位年輕俠士想要隻身前來武都刺殺賀元常,還為此藉助密偵司的力量置辦了一些路引文書。”秦嗣源輕捋鬍鬚,遲疑片刻,自己也覺得太過荒謬,所以就沒有再說下去。

“糊塗!賀元常在朝中經營多年,平日守備極其森嚴,便是宗師也難以近身,他這般莽撞,只會枉送性命。”李綱眉頭緊皺,先是斥責一通,然後笑道,“還好老天開眼,一道落雷把那老賊當場劈死,倒也間接救了這位年輕俠士一命。”

秦嗣源搖了搖頭,沒有再說什麼。

根據密偵司的情報,此人在進城不久就脫離了密偵司的監控,行蹤飄忽不定,實力無人知曉,即便是毫無根據,可秦嗣源心底還是隱隱有種荒謬的預感。

這三道驚雷,會不會和此人有關?

.............

武都城門外。

周寂回頭看向早已消失不見的馬車,嘴角揚起一抹輕笑。

賀元常梁平中身死,又往早就踩了點的養心殿砸下一道驚雷,這種天胡開局,如果秦嗣源和李綱再把握不住,那就只能給這個朝廷換一個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