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是兵法與陣法傳給了二師兄張士誠。下卷最沒用是馭人術,傳給了小師弟朱元璋。

但是馭劍術卻碰到唐門的觀音籃,結果功虧一簣,陳友諒兵敗鄱陽湖。

兵法與陣法雖厲害,但是碰到了觀音監還是不堪一擊,結果張士誠也死了,臨終大罵師父彭和尚偏心。

但是對於這個傳說朝庭是一向不屑爭辯,歷史一向由勝者書寫!

朱元璋此人心機深不可測,殺心又極重,殺得也是該殺之人。

而太子朱標與孫子朱允炆又太軟弱,他以己度人,認為殺光重臣是為其上位掃除障礙。

明面上是冠冕堂皇,但是否還有別的心思,別人也不好妄自揣測。

首先藍玉若不死會怎樣?歷史一定會改寫,因為朱允炆最後連一個會打仗的老將都挑不出來!

萬般無奈才聽信黃子澄與齊泰的話,命草包駙馬都尉李景隆率八十萬大軍出征。若是隻率十萬人呢?歷史也會改寫。

韓信曾說劉邦只能率十萬人,而自己多多益善。

這句話其實學問很深,人多並不一定能勝利,如一群烏合之眾,就似當年曹操號稱率八十萬大軍攻打江東一樣,吳蜀聯軍以少勝多就勝利了。

李景隆這草包更誇張了,八十萬大軍連只有一萬守軍的北平城都打了三個月沒攻下。

這是紈絝中極品了,壘人牆都能攻上城了。而守城的是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長子朱高熾,即明仁宗,也是一代明君。

但他最不該輕信三楊輕易丟棄交趾,甩包裹的結果是鄭和七下西洋的成果全功盡棄,否則也根本輪不到西班牙與葡萄牙和英國囂張。

可是世上沒後悔藥可吃,倘若年輕的天子知道今天這結局,估計也不會發出“不得傷害皇叔”的命令。

明明一箭就能簡簡單單解決的事,偏給他搞複雜了,天子到底太天真了。

歷史一遍遍證明婦人之仁最誤事,秦末有項羽,李清照《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一手好牌給打爛,當然無臉偷生。

明明擁有一手好牌卻打得一塌糊塗,把年輕的天子要氣瘋了,齊泰和黃子澄兩個蠢材死到臨頭還在爭權奪利,真是可笑之極。

當海浸天來到冷宮一側的一個廟宇時,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因為此處太偏僻,根本不象皇宮。

他雖然膽大,也不由毛骨悚然。

當他躡手躡腳地走入廟宇時,一聲嘆息幽幽響起。

海侵天嚇了一大跳,便四下張望起來,“我已等了你十八年了,你能不能坐下,晃得妾身眼花。”

突然似一道漣漪盪開,打破了空間的壁障,身前的莆團上正坐著一個雍榮貴婦。

婦人年約四十多歲,保養得極好,她的臉色因終年不見陽光而十分蒼白。

只是處境卻十分不妙,連個近身服侍的婢女太監也沒有。

海侵天眼珠子骨碌碌亂轉,婦人冷笑道:“你的狐疑與狐臭同當年的他一模一樣,別看了,這裡就我一人。”

海侵天的怒火也一下子冒出來了,冷笑道:“我的義母大人,這些年你也混得不好,貴為皇太妃被打入冷宮。”

婦人尖叫道:“這是廟宇不是冷宮,是我修行之所,你這化外蠻子連中原的寺廟也不認得。”

她快氣瘋了,何曾有人會用這般輕視的語氣和她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