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茲維列夫不怕下旋球,這是事實,但重點就在於,網球不是非黑即白,同樣的下旋球也隱藏著諸多細節。

就好像眼前這一記回球——

前一球,高文選擇輕打,結合上旋,沿著直線,但落點稍淺,於是,小茲維列夫的腳步稍稍調動上前,幾乎是延展身體夠著擊球。

這一球,高文選擇發力,結合下旋,同樣沿著直線,但落點已經靠近底線,整個擠壓和衝擊就截然不同,同時下旋球還往地裡鑽,以至於小茲維列夫的站位被擠壓到,人高馬大,根本就下蹲不下去。

也就是說,高文抓住小茲維列夫自身的身體情況,製造出一個陷阱。

這是佈局的力量,同時也是控制的精細,不需要大開大合,卻在不經意間就將小茲維列夫推入深淵。

啊!

小茲維列夫丹田深處的力量爆發出來,正手早早引拍,但很快就意識到,自己的腳步遭遇全面擠壓,即使提前引拍也還是來不及。

這,才是真正的綿裡藏針,不動聲色之間就已經將小茲維列夫推向絕境。

腳步,一陣凌亂,正手匆匆忙忙地出手提拉一拍,自下而上地努力將下旋球拉起來,身體重心卻直接被掀翻,踉踉蹌蹌地連連後退。33

糟糕!

糟糕糟糕糟糕!

小茲維列夫的腳步連忙一連串調整,此時也已經來不及思考——

明明是你來我往的正面碰撞卻為什麼陷入被動,不要說發力了,最後只能勉強依靠手感將網球過渡擊打回去,還沒有來得及察覺就已經面對危機。

因為他需要專注高文的下一拍擊球。

連續小碎步調整,同時身體重心朝著左側傾斜,整個反手球場都已經清空,高文只需要一拍擊球就可以進一步將小茲維列夫推向深淵。

左側?

果然!

小茲維列夫一喜:猜中了。

視線裡就可以看到,高文連續調整過後,側身正手擊打了一拍反斜線,輕盈靈動地將網球推了過來。

小茲維列夫的移動方向是正確的。

但腳步才剛剛邁出去,小茲維列夫就意識到,高文的擊球也不太準確——

看起來,高文為了追求節奏壓縮,側身正手擊球的出手速度加快,所以線路和落點都沒有追求極致。

高文回了一拍中路偏反手的反斜線,角度沒有完全撕扯開來。

小茲維列夫本來準備全力以赴的衝刺身影,反而是需要緊急剎車,在中路靠近左側半場的位置停下來。

機會!

小茲維列夫眼睛一亮,扭轉頹勢的機會就在眼前,雙手反拍快速引拍,身體明顯前壓,準備發力。

啊哈!

看到來球的落點位置,小茲維列夫就更加積極更加迫切,因為高文的回球落點也不太深,完全沒有擠壓效果。

小茲維列夫的雙手反拍迎前意識就更強了,明顯提速也明顯加力,準備推一箇中路深區,擠壓高文。

砰!

拍線碰撞網球爆發出一聲脆響,又紮實又準確,在高速移動過程中緊急剎車控制腳步並且完成進攻,從這些細節就能夠看出小茲維列夫的身體天賦,他已經扭轉局勢,正準備再繼續進行僵持的時候——

“出界!”

底線裁判再次呼報出聲。

小茲維列夫的揮拍動作保持在半空,直接就愣住了。

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