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是這一局裡的第二次,他的擊球被呼報長出底線,但是,怎麼可能呢?

第一次送出連續三個破發點,難道第二次就要送出發球局?

不!可!能!

小茲維列夫直接就舉起右手,選擇鷹眼挑戰。

宣佈挑戰之後,小茲維列夫轉身尋找自己的球員包廂,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阿瑟阿什球場著實太多了。

一時之間,他有些迷茫,攤開雙手,眼睛裡寫滿了困惑。

他不明白。

“茲維列夫選擇鷹眼挑戰,左側球場,底線,最初判罰為——出界。”

主裁判的聲音傳來,卻轉眼就被淹沒。

整個阿瑟阿什球場都顯得喧鬧不看,其實這一局的比賽依舊不好看,小茲維列夫這一邊的失誤著實太多,對抗和拉鋸都沒有僵持起來;但波瀾終於出現,比賽平衡也似乎終於被打破。

於是,一個兩個都控制不住自己,紛紛開始起鬨,熙熙攘攘地討論起來,這一球是界內還是出界?

大螢幕上,畫面很快就出現了。

出界。

而且,偏差不是一點半點,整整出了一顆球,非常明顯的出界,根本就沒有鷹眼挑戰的意義。

噓!

現場觀眾噓聲四起,毫不遲疑地開始吐槽小茲維列夫,這一局裡兩次鷹眼挑戰的結果都非常明顯也非常離譜,裁判的判罰是準確無誤的,而且沒有什麼爭議或者困惑,小茲維列夫的鷹眼挑戰就顯得小肚雞腸了。

所以,他不相信裁判嗎?

噓!

好不容易終於抓住一些波瀾的觀眾終於再也按耐不住情緒,一個兩個紛紛發出噓聲,但從臉上的笑容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純粹就是在湊熱鬧,並不是真正噓小茲維列夫。

只是,對小茲維列夫來說,沒有區別。

“2:3”。

高文,領先了。

儘管小茲維列夫挽救兩個破發點,但還是沒有能夠逃過第三個,以一記失誤送出發球局。

可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僅是小茲維列夫,阿瑟阿什球場的觀眾們也滿頭都是問號:

前四局波瀾不驚,怎麼突然就畫風大變了呢?

“……小茲維列夫還是太亢奮了。”

“在競技體育裡,不夠亢奮是一件壞事,太過亢奮也是一件壞事。”

“這一局裡‘0:30’和‘30:40’的兩次失誤,其實是相同的道理。”

“小茲維列夫太亢奮了,他太想要發力、太想要施壓、太想要控制局面,反而沒有壓住回球的拋物線,兩次出界都是發力過猛,基本就是同樣的錯誤犯了兩次葬送發球局。”

“從高文的回球落點控制就能夠看出來,他也察覺到了這一點。”

“所以,高文的擊球深淺結合、輕重交替,甚至是故意賣出一些破綻,小茲維列夫心急火燎地就想要抓住,並且以漂亮的進攻扭轉局勢,但整個擊球控制明顯過火,再加上高文有意識的引導,回球就連續出界。”

“在技術統計裡,這兩分都是小茲維列夫的非受迫性失誤,但就我個人而言,這是高文製造陷阱之後引匯出來的失誤。”

“小茲維列夫現在需要冷靜下來,否則比賽很快就會進入高文熟悉的節奏。”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