窸窸窣窣地,解說席裡議論紛紛,那些熟悉高文的解說員們都意識到,在這一局裡,高文開始發力。

詹俊也不例外,他給出一個可能。

“小茲維列夫,有些緊。”

“不是緊張,而是緊繃。”

“他太想發力,同時也太亢奮太激動,力量比平時更溢位,於是控制效果就不太一樣,反而容易變形。”

“網球,和乒乓球、羽毛球等等運動一樣,並不是誰力氣更大誰就能夠贏下這一分的,大力出奇跡的情況也客觀存在,但更多時候,力量太大,反而可能丟失擊球的控制,事倍功半,就是最合適的形容。”

不過,這也只是一個猜測,他們需要繼續靜觀其變。

詹俊的視線再次落在高文身上,有些好奇高文接下來會怎麼打——

這一局裡,高文和前四局都不太一樣,儘管變化並不劇烈,但節奏和擊球的改變確實存在。

欣賞高文的比賽,確實是一種享受。

——“15:40”。

ACE!

小茲維列夫終於利用一記時速205公里的ACE乾脆利落地贏得一分,挽回一個破發點。

“啊!”

小茲維列夫也直接嘶吼出聲,這一局的情況和自己的想象著實相去甚遠,他自己又憋屈又鬱悶得不行。

他需要這樣的宣洩。

——“30:40”。

儘管是二發,但兩位球員底線形成相持,你來我往地對抗九個回合,高文一拍正手直線突擊的控制稍稍不夠,以至於偏出邊線出界,以失誤結束這一分。

小茲維列夫再挽救一個破發點。

“啊!”

又一次地,小茲維列夫握拳咆哮,胸腔裡汩汩沸騰的憤怒和煩躁還是沒有能夠宣洩乾淨,他不喜歡自己的位置。

球網另一側,高文則不為所動,看了一眼自己正手擊球的落點,而後就轉身回到二區,準備下一分。

客觀來說,高文還是需要更多比賽更多擊球更多對抗,現在擊球手感和比賽狀態還是處於磨合階段,一切偏差是在所難免的,這也是他一直堅持和小茲維列夫底線周旋的原因。

而且,儘管高文目前和小茲維列夫碰面兩次,從比分來看都非常輕鬆,但事實上,小茲維列夫是一個難纏的球員,再過幾年,這位球員真正完全成長起來之後,他的比賽就非常具有戲劇性。

在大滿貫賽場,小茲維列夫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贏球,即使面對世界排名五十開外乃至於一百開外的球員也是一樣,經常性先丟兩盤,然後再一點一點磨回來,三盤逆轉。

從積極層面來看,他具有韌勁;但從消極層面來看,他不知道應該怎麼把控自己的比賽,空有一身能力和天賦,在比賽程序裡卻不知道應該如何引爆能量。

今晚的碰面,小茲維列夫和邁阿密比較起來確實有所成長,所以不要忽略他的僵持能力,也不要忽略他的拉鋸能力。

連續錯過兩個破發點,需要敲響警鐘,但沒有必要緊張或者焦慮,這就是比賽的一部分,完全可以預料。

腳步,來到二區。

注意力集中,牢牢盯住來球——

近身壓反手。

儘管依舊是反手一側,但這次做出變化,選擇近身,這在今天的比賽裡並不多見,來到關鍵比分,小茲維列夫也陸陸續續展現自己的武器庫,僅僅是發球一項,不同組合就已經能夠看出他的能力。

高文預判準確,但球速太快,時速200公里的發球還是擠壓到身體,反手揮拍動作也就沒有完全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