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 獵人陷阱(第1/2頁)
章節報錯
小茲維列夫信心滿滿、鬥志昂揚,任何人都能夠看得出來。
對這位年輕球員來說,最重要的意義就在於,他已經拿下兩局。
儘管高文沒說,但新聞媒體一直反反覆覆強調“最高消費”,一遍又一遍地拿出來鞭屍,唯恐人們不記得。
一般來說,恥辱,可能產生兩種作用,一種是激勵,提醒自己曾經的慘敗,並且成為自己扭轉局勢的動力;一種是憤怒,根本就不想提及,只想徹徹底底忘記,假裝那段回憶不存在,從來就不曾發生。
對小茲維列夫這樣的天之驕子來說,是後者。
於是,媒體的咋咋唬唬如鯁在喉,小茲維列夫在努力忘記這件事,但左顧右盼卻被強迫地喚醒記憶。
怒火中燒。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小茲維列夫開局更加保守更加謹慎的深層次原因之一,不管他自己是否意識到。
現在,連續保住兩個發球局,贏得信心之於也就安心下來,在大滿貫五盤三勝制的比賽裡,小茲維列夫不認為自己會在後面連丟十七局,這也意味著“最高消費”的魔咒在今晚過後終於可以成為歷史。
同時,他也利用這段時間漸漸適應阿瑟阿什球場夜場比賽的感覺,也許還是不夠,卻已經有了一個開始,在他看來,高文的粗心大意給了他足夠喘息和適應的時間,現在他已經站穩腳跟。
這算是一舉數得!
難怪,局間休息的時候,可以明顯感受到小茲維列夫的開心和雀躍,那種亢奮,由內而外地迸發出來。
接下來,小茲維列夫就已經準備發動攻勢,以他熟悉的方式。
於是,主裁判還沒有宣佈局間休息時間結束,小茲維列夫就已經迫不及待地登場,昂揚鬥志熊熊燃燒。
那廂,高文依舊不緊不慢、按部就班,根據自己的節奏完成休息調整,充分利用局間休息時間整理思緒,一直到主裁判宣佈時間到之後,他才站立起來,拿著球拍踏上球場,準備發球。
專業人士們應該能夠看出來——
小茲維列夫在按照自己的計劃行事,並且佈置陷阱,準備戰鬥。
同樣,高文也根據自己的想法投入比賽。
兩個人都在佈局也都在博弈,但到底誰是獵人誰是獵物呢?
第四局,高文發球局。
此時,戰局出現些許微妙變化。
小茲維列夫開始發動進攻,正反手兩側的進攻擊球慢慢開始增多;但整體而言,比賽風格依舊沒有改變,不僅需要佈局,下意識的過渡球也依舊存在,整個攻勢並不流暢,最多兩拍,沒有延續下去。
對高文來說,除非是納達爾或者瓦林卡那樣充滿衝擊力的暴力進攻,頂住兩拍三拍進攻根本就不是難事,只需要做好防守、保持專注,小茲維列夫不流暢也不穩定的攻勢也就沒有辦法打破對抗的平衡。
“30:30”後,高文連下兩分,順利保發。
“2:2”。
單純從這一局來說,也還是乏善可陳,沒有什麼特別精彩的回合,小茲維列夫的攻勢遠遠說不上精彩,高文的防守反擊也沒有拿出壓箱底的東西,激起小小波瀾之後轉眼就恢復平靜,還是正常軌道。
但高文不同,他敏銳地嗅到了變化。
從比分層面、從比賽進度層面、從對抗狀況層面等等多個角度來看,四局比賽就已經進行了超過十五分鐘,小茲維列夫應該認為自己已經適應場地進入狀態,所以準備發動進攻,剛剛就是一次試水。
那麼,高文應該如何調整呢?
第五局裡就展開進攻、展開反擊、壓制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