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中央電視臺,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你們正在收看的是2015年美國網球公開賽第二個比賽日阿瑟阿什球場的最後一場重頭戲。”

“由衛冕冠軍我國球員高文迎戰本次賽會年齡最小的德國球員亞歷山大茲維列夫,現在兩位球員正在熱身。”

“身穿白色球衣的是茲維列夫,身穿黑色球衣的則是高文。”

“這是高文第一次身穿黑色球衣出戰,和以往看起來稍稍有些不同,這也是贊助商繼溫布林登之後第二次為高文特別設計與眾不同的球衣風格。”

球場之上,一襲黑衣的高文,整個人的氣質都顯得冷峻起來,和印象之中的明朗陽光有著巨大區別,不經意間卻帶出隱藏在高文骨子裡的另外一種氣質。

鐵血。強硬。鋒利。

阿瑟阿什球場確確實實陷入了瘋狂,不僅僅是華夏球迷,對於所有高文支持者來說都是一場派對。

短暫的賽前熱身結束,高文的衛冕之旅即將開啟——

猜硬幣環節,小茲維列夫猜對,他選擇了率先發球。

一個小小的細節就能夠看出來,小茲維列夫的信心。

此時,熟悉高文的解說員們就開翻出記憶裡的那些畫面:

在邁阿密的時候,也一樣如此,小茲維列夫率先發球,並且取得“40:0”領先,結果……卻遭遇破發。

那麼,來到法拉盛,五個月過去,事情又將如何呢?

“0:15”。

雙誤開局,小茲維列夫自己也完全沒有預料到。

一看就知道欠缺經驗,這應該是小茲維列夫職業生涯首次夜場比賽,除了紐約的大風影響之外,因為溫度降低,網球的彈性也會稍稍下降一些。

另外,阿瑟阿什球場著實太大,堪比足球場,整個空間感和位置感也需要調整,出球感覺稍稍不同。

這些細節,不是多麼稀罕的秘訣,但確實客觀發揮作用,球員必須經歷實戰體驗才能夠吸收轉化。

雙誤,就是因為小茲維列夫對於大風低溫彈性以及空間的整體把控不足,兩次發球偏差都比較明顯。

小茲維列夫被譽為“天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擊球手感,兼具費德勒的靈性和德約科維奇的包裹,這也使得他在底線相持的能力輕鬆躋身頂尖。

當然,這也包括髮球,他的一發確實是重要武器,儘管不是勢大力沉的型別,速度和尾勁依舊非常具有殺傷力;而他性格里的保守和謹慎不僅體現在習慣性底線纏鬥上,同時也體現在二發的綿軟上,為了避免雙誤,二發完全束手束腳。

此時,小茲維列夫也注意到第一個發球分兩個發球偏差都有些離譜,他抬頭打量了一番阿瑟阿什球場——

一陣頭暈目眩。

小茲維列夫馬上就意識到自己需要稍稍調整一下。

於是,接下來的發球以及底線擊球,小茲維列夫就相對保守起來,他需要一點時間適應比賽環境。

如果高文發動進攻,小茲維列夫也不害怕底線相持,他在攻防兩端的能力均衡,完全具備周旋能力。

只是……小茲維列夫也沒有預料到,高文居然和他一起在底線周旋相持起來。

小茲維列夫心中一喜,正中下懷!

然後——

兩位球員就開始在底線僵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