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描淡寫,步步為營,從發球到進攻銜接,大巧無功,相比之下,吉隆在狼狽之餘,就顯得有些急躁——

當然,非本意地。

對於觀眾來說,他們早就已經習慣了,高文在關鍵比分的調整能力和佈局能力,在當今職業網壇絕對處於第一集團,即使和四巨頭相比也絲毫不落下風,這一分平平無奇,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

但對吉隆來說,卻有些……莫名其妙,怎麼突然就不太一樣了呢?但具體哪裡不同,一時半會也說不出來,整個感覺有些微妙;而且,高文也沒有給吉隆思考回味的時間,下一分緊接著就開始了。

二區,內角。

所以,故技重施嗎?

當然不。

同樣是內角,這次因為換區之後,也就瞄準吉隆的正手位。

同時,速度和力量提升起來,標準的平擊發球。

吉隆,反應及時,延續自己的良好狀態,第一時間就已經衝了出去,正手就已經迎前,但還是稍稍欠缺一些,因為高文這一拍內角發球將角度完全撕扯開來,壓住T點,吉隆已經竭盡全力但擊球時機還是慢了些許。

也來不及思考,吉隆順著正手揮拍慣性,嘗試擊打一拍斜線回去。

可惜,收拍關門的速度還是不夠,斜線沒有能夠完全扯開,結果反而是羊入虎口回到高文的位置。

而且,落點不夠深,等於直接送回到高文的手裡。

高文,自然沒有錯過,大鵬展翅、身體舒展,正手完全展開,沒有等待也沒有遲疑,第一時間下手——

砰。

紮實,厚重。

球場對面,吉隆反應非常及時,第一時間就啟動,朝著反手位補檔衝刺。

從判斷到反應再到啟動,整個條件反射非常靈敏也非常機警,電光火石之間就已經橫穿半個球場。

高文,試圖擊打一拍斜線,但為了搶擊球點,整個出手非常快速,細節控制欠缺一點,斜線沒有完全撕扯開,這也給吉隆留下些許防守空間,踩著飛毛腿拍馬趕到,雙手反拍就已經做好了擊球準備。

嗯?

等等,高文,居然上網了。

此時,吉隆才意識到,這一拍斜線擊球沒有完全撕開角度,居然是刻意的,目的就是避免吉隆透過助跑將速度完全提升起來,而後利用速度和慣性完成擊球嘗試破網。

現在這一拍擊球,吉隆的速度還沒有來得及提升到極致就必須出手,再加上網前壓迫,吉隆出手就略顯倉促,沒有時間思考,反手就下意識地擊打一拍直線。

高文,準確無誤地等候在直線位置上,正手一拍蓋帽——

斜線。

墜落。

炸裂。

“30:30”。

又又又是前三拍之內就已經解決戰鬥。

而且,高文的擊球完全不費力,不需要冒風險,就已經控制住了局面。

吉隆不理解也不明白:???

怎麼回事來著?

整個對抗,感覺怪怪的,卻又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那麼,高文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吉隆在這兩分裡,又做錯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