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4 輕巧玲瓏(第1/2頁)
章節報錯
“0:30”——
兩位球員已經就位,高文抬眼看了吉隆一眼,而後,就發球了。
一區。
內角。
標準套路,吉隆並沒有意外,腳步一蹬就已經衝了出去,但身體才剛剛衝出去,馬上就意識到不妙。
準確來說,高文的發球並沒有將角度完全撕扯開來,落點和線路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近身不近身、外角不外角,不前不後的一個落點。
一般來說,這樣的落點,在網球裡被稱為菜球,因為接球一方只需要一個跨步就能夠到位,順勢完成擊球,從擊球位置到出手時間都非常舒服,發球的優勢頓時就被削弱不少。
但網球是一項博弈的運動,即使是菜球,也講究時機與場合,就好像減速發球和切削等等技術一樣,正確的時機正確的場合準確運用,反而能夠製造出意外的效果,並不是一味講究速度和力量就能夠贏球的。
就好像此時——
吉隆處於一個興奮狀態,在第二盤開局階段打得非常好,不僅搏殺擊球命中率高,怎麼擊球怎麼有,攻防兩端的回球質量都非常出色;而且腎上腺素全面爆發,渾然沒有感受到體能極點,條件反射速度堪稱一絕。
可想而知,吉隆現在的狀態就是,快、快、加油快;衝、衝、埋頭衝。
面對發球,吉隆衝得非常猛,“一區內角”的固定印象導致吉隆一個大跨步就已經完成朝著反手位突進。
結果卻發現,高文沒有將角度完全撕扯開來,反而是吉隆跑過頭,身體和網球的距離也就拉得太近。
菜球,反而成為一種障礙。
同時!
高文沒有壓平擊球,而是增加大量上旋,落在發球區的淺區,落地反彈之後旋轉就大量釋放出來,來到吉隆位置的時候,彈跳高度已經過肩,甚至還在進一步上升。
擺明了,這就是在欺負吉隆身高。
從落點到旋轉再到佈局,高文這一記看似簡單的發球,暗藏鋒芒。
但吉隆現在確確實實處於一個巔峰狀態,聚精會神,二次反應非常機敏,上半身後仰拉出一些空檔,雙手反拍彆著身體借力打力地頂了一拍,在網球撞上身體前,快速完成揮拍,擊球動作順利完成。
而且,回球質量,居然還不錯!
這就是信心效果——
整個出手的感覺,就不一樣。
吉隆看了一眼自己的回球,腳步繼續前行,身體已經剎車,而後在錯位之中利用腰腹力量控制住重心,右腿一蹬就已經轉身拉了回來,連續小碎步調整,準備回防,然後就看到網球擠壓到了高文。
夠深,也夠快。
吉隆的回球落在高文發球站位的附近,沒有到底線也就沒有製造出反彈球效果,但深度已經足夠。
高文必須連續小碎步側開身體才能夠讓出擊球空間,卻將他正手在膝蓋附近位置,輕輕一挑一撇——
嗖。
閒庭信步,信手拈來,全然感受不到難度,網球就已經重新飛了回去。
吉隆:呃。
悶哼一聲。
因為高文居然側身正手撇了一拍回頭球,重新落入吉隆身後的正手位空檔,角度直接就撕扯了開來。
吉隆去而復返,三次啟動,重心在連續晃動之中搖搖欲墜,還沒有來得及調整,身體就直接騰空飛了出去,雙手反拍儘可能延伸,試圖觸球。
等等,擊中了……但重心調整不過來,身體失去控制,正手明顯沒有辦法收拍,手腕控制不太穩定,網球就已經飛了出去。
飛向觀眾看臺。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