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一切都太快了——

並不是球速或者節奏,而是比賽進度,還沒有來得及眨眼,瓦林卡連續三個局點“噗”得一下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然後……破發點就這樣出現了。

怎……怎麼回事?

開場階段,高文在戰術佈局、節奏控制、擊球手感方面確實全面進入狀態,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總是能夠做出最佳擊球選擇,牢牢掌握局面。

“40:AD”。

瓦林卡有危險了,並且是開場之後連續第二個發球局。

還沒有完全來得及進入比賽狀態的觀眾也有些愣神,他們期待著一場精彩碰撞卻沒有想到精彩如此快就上演!

破發點。

觀眾的心臟狂跳不止,但球場之上卻顯得特別冷靜。

二區。

瓦林卡發球了——

外角。

時速199公里的經典套路,瓦林卡在危機時刻找到了一發,要速度有速度要力量有力量要落點有落點,網球捲起一陣氣浪浩浩蕩蕩地橫穿整個球場。

高文,勉強到位,勉強觸球,只能被動做出反應,沒有反應的時間和空間,反拍勉強拉了一個上旋。

但雙手反拍的揮拍動作不夠完整也無法完全開啟,上旋明顯不夠,線路和落點都沒有達到預期。

差強人意。

機會,來到瓦林卡這邊。

透過發球建立優勢的瓦林卡後續第二拍進攻毫不猶豫地跟上銜接,也不需要切換正手,反拍直接出擊。

舒展、開啟、發力——

瓦林卡的單手反拍,瀟灑而暴力,優雅和力量兩種矛盾的質感完美融合在一起,瞬間就將斜線路線上的整個場地開啟,宛若重炮一般轟炸了過去。

高文狼狽應對。

儘管高文的腳步就在反手位,不需要橫穿球場,但瓦林卡將斜線撕扯開來,以至於高文的腳步完全被拉出單打線,上半身延伸出去才能夠勉強觸球。

然而!

困境之中,高文也展現出高手氣質,完全臨危不亂,狼狽歸狼狽,卻並不意外,對瓦林卡的反手能力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腳步跨出去的時候就已經完成構思。

反手,切削。

又又又是切削。

高文沒有選擇強行進攻,而是用一拍切削顛覆節奏——

反拍,直線。

路線是高文最熟悉最擅長的,但擊球方式卻不一樣。

網球晃晃悠悠地從球柱外側繞進球場,以香蕉球的方式側切進入場地,落在直線位置的底線大三角。

輕盈,巧妙,技驚四座。

這不是高文第一次打出這樣的線路,但每次擊打出來總是能夠贏得滿堂彩,今天也不例外——

O2球場一片驚呼聲。

視線,齊刷刷地看向另一側。

瓦林卡正在橫穿球場,腳步狂奔,儘管速度飛快,但防守確實不是他的強項,防守跑動之中並沒有改變自己的站位和姿態,一看就知道這是進攻姿勢。

事實,也是如此。

到位,蹬地,卷帶,提拉,橫掃——

正手的擊球動作,一氣呵成。

面對高文的下旋切削,瓦林卡用正手提拉著捲了一拍,但拍頭速度明顯提速,帶著外撇的一股力量,增加下墜的尾勁,網球也就沿著斜線飛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