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銜接奧妙(第2/2頁)
章節報錯
此時就可以看到,瓦林卡的腳步和身體都非常彆扭,介於防守和進攻之間的細節調整,還是不夠順暢,重心明顯有些拉不回來。
當然,只要瓦林卡進攻質量足夠,形成足夠強大的壓迫,這一點點細節偏差就能夠抹平,很快就調整過來。
顯然,瓦林卡意識到了高文的戰術意圖,透過切削來放慢節奏完成調整,接下來一步就是轉守為攻;為了限制高文,在身體動作並不到位的情況下,瓦林卡還是選擇強行進攻,繼續提升正手的進攻質量。
但是,對頂尖高手來說,這種轉瞬即逝的細節偏差卻可能成為佈局反擊的縫隙,重點還是在於對手是否能夠透過預判、移動、調整來“追上”這個縫隙。
畢竟,網球的一切,都是關於時機的。
所以,重點還是在博弈——
瓦林卡在提升節奏和速度,壓縮高文轉守為攻的空間;高文則在佈局,試圖切入瓦林卡攻守轉換的縫隙。
兩位球員都在堅持自己的戰術,並且透過擊球完成佈局,你來我往的較量將鋒芒隱藏在角角落落裡。
全場視線,跟隨著瓦林卡的正手斜線轉移飛行,越過球網,看向另外一側。
高文正在快速移動,橫穿球場,前一拍切削為自己爭取到些許調整空間,重心拉回,全速衝刺,風馳電掣之間就已經拍馬趕到,出現在來球軌道之上。
一踏一蹬,右腿緊急剎車控制住身體,反作用力的衝擊順著小腿一路激盪,最後透過轉體動作完成推送;同樣的困境、相似的處境,高文和瓦林卡一樣選擇正面還擊,寸步不讓,但方式卻稍稍不同。
發力?
也對,發力是發力,但不是發力平擊,而是強烈上旋,“納式正手”。
擊球,上拉,繞頭,出球。
整個擊球動作可以看到明顯的上旋軌跡,力量瞬間釋放,依靠拍線和網球的強烈摩擦來完成推送。
砰!
從擊球聲就能夠感受到這一拍擊球的力量爆發,那一抹芥末黃光影就宛若颶風一般沿著斜線重新回到瓦林卡的正手位,但整個尾勁的拉拽和衝撞整整上升一個臺階,節奏和強度的衝擊波令人窒息。
卻見——
瓦林卡本來準備回到中場防守的腳步又再次拉了回來,攻防轉換之中微不可見的錯位又稍稍錯開一絲,宛若齒輪一格一格錯開位置一般。
但這次,瓦林卡並不被動。
正手一拍橫掃,第一時間就毫不猶豫地迎了上前。
“力量VS力量”。
“正手VS正手”。
瓦林卡,絲毫不懼怕,但他自己也意識到最近兩個月正手擊球感覺不佳,吃不住旋轉,所以下意識地正手擊球更加發力,試圖透過力量壓制旋轉。
啊!
瓦林卡發力了。
啊啊啊!
正手,橫掃,撞擊。
順著揮拍的力量,瓦林卡的身體被離心力往外拉拽,右腿一個頓步控制住慣性,揮拍動作完全甩了出去,這才算是完成擊球,網球幾乎就要被打爆。
砰!
夠暴力,夠強勢,夠兇悍。
這,就是瓦林卡!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對外行來說,瓦林卡持續輸出,一拍接著一拍,正手連續發動進攻,面對破發點,敢於出手敢於進攻。
對內行來說,一下就能夠注意到高文的反擊,從接發球的被動和狼狽開始,對峙的平衡已經漸漸恢復,瓦林卡的持續強勢恰恰就是因為感受到高文的反擊,他沒有退路,只能繼續強勢、持續施壓。
破發點上,局勢非常緊繃也非常微妙,兩位球員都在提升狀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