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場之上。

瓦林卡看了高文一眼,高文並沒有大聲慶祝或者握拳歡呼,表情淡定、形色從容,但目光非常堅定,這一幕,非常熟悉——

夢迴羅蘭加洛斯半決賽。

兩位球員正好交換了一個視線,瓦林卡攤開雙手錶示了一下無奈,這一個動作讓兩個人雙雙笑了起來。

比賽,正在慢慢升溫,但兩位球員倒是格外友好。

瓦林卡轉身走向底線,藉著擦汗的空檔整理了一下思緒,“40:0”和“40:40”,這根本就是兩回事,網球比賽也同樣是瞬息萬變。

下一分,應該怎麼打?

接下來又是一區,剛剛在一區,瓦林卡選擇外角結果被高文偷襲了一記回發球ACE,儘管瓦林卡並不害怕繼續發外角,但戰術層面需要好好整理一下。

呼。

瓦林卡吐出一口氣,轉身回到底線,準備發球。

一區,外角——

出界。

瓦林卡是想進一步拉開角度,完全將高文調動出去,但角度拉得太開,直接出界,而且出界明顯。

二發。

依舊外角,但這次策略稍稍調整,往裡面拉了一些,準確來說,這次是近身壓正手,依靠高彈跳形成限制。

果然,高文沒有搶到。

儘管如此!

高文依舊做出一個後仰的下腰動作,正手彆著身體,小範圍轉體,撇了一拍,小臂和手腕快卷一拍——

這是德約科維奇的接發球。

不過,高文的運用還是不熟練,包裹沒有那麼出色,壓著拋物線撇了一拍,貼著球網飛了過去,為了避免出界,回球落點就出淺了。

機會!

瓦林卡連續小碎步調整,正手開啟,毫不猶豫地一記重錘,出手銜接非常快,抓的就是一個時間差,縮短節奏,在高文腳步沒有調整過來之前到位。

高文的腳步確實稍稍慢了一些,但並非沒有準備。

揮拍動作、擊球位置都有些錯位,整個動作不太舒服,但高文並沒有強行發力進攻,而是在出手瞬間改變握拍方式。

切長。

一拍切削,但明顯帶著目的,強烈下旋結合底線深區的擊球,又輕又快,瞄準瓦林卡的腳底鑽過去。

瓦林卡不需要移動腳步,等在原地就能夠完成擊球,但此時就能夠感受到高文的擊球形成擠壓,他的腳步讓不開,擊球動作無法做完整,發力自然就不充分,勉強兜了一拍類似反彈球的正手斜線。

這,不是瓦林卡的強項。

至少在2015年,暫時還不是。

其實在後面,2017年以後,因為傷病也因為年齡,瓦林卡也不是一味暴力進攻,他在手感方面的天賦也展現在小球的控制和變化球的調整上;但從本質來說,這不是瓦林卡喜歡的擊球方式。

眼前,這一拍反彈球的卷帶,瓦林卡的回球就明顯有失水準,整個拋物線完全拉起來,瞬間陷入被動。

誰能想到,高文用一拍正手切削的下旋球,居然限制住瓦林卡,製造出機會呢?

糟糕!

瓦林卡第一時間就意識到危機,腳步連忙調整,朝著反手位移動,快速移動,準備補防,視線裡卻能夠看到,高文非常冷靜也非常從容,連續小碎步調整站位,目不轉睛地盯著網球,一路移動一路調整。

腳步,進入底線,站在半場位置,正手完全展開,手起刀落——

斜線,回頭。

網球,鑽入瓦林卡身後的正手空檔,一記制勝分,落地開花。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