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手,出拍。

長劍,出鞘。

不是正面發力,而是一拍輕打,借力打力的輕打。

重點在於拍面控制和手腕調整,輕輕地,把斜線角度撕開,回球線路並不是瞄準高文反手位的深區,而是高文左側的發球區,徹徹底底撕開角度,依靠手腕和拍面控制著網球落入發球區,並且持續外撇。

絕技!

在正式比賽裡,如果兩位球員持續對拉反手並且撕扯角度,這是可以做到的;偶爾機緣巧合之下也可以意外撕扯出這樣的極致線路,但如果全憑自己的控制,不是偶然不是意外,隨時隨地都可以完成,那就是單手反拍的特有專利。

因為單手握拍,這允許他們將角度完成撕扯開來,又輕又薄的回球線路,如同刀鋒一般切入球場。

其中,費德勒更是絕對高手。

瞬間,平衡就再次被打破。

費德勒和高文在僵持也在算計還在博弈,這次,落入絕對被動的費德勒大膽地做出嘗試顛覆局面。

一拍擊球而已,徹底將高文連續三拍反手進攻的壓制顛覆。

局面,瞬間逆轉。

全場,瞠目結舌——

一廂,高文的腳步直接就被拉出單打線外………不,雙打線外,整個人都徹底消失在場地範圍之外。

同時,還需要縱向上前,完全失去自己的位置。

一廂,費德勒在極度被動極度困境之中完成擊球,腳步一頓,毫不猶豫地切入底線,腳步輕盈地靠近球網。

隨球上網。

費德勒再次展現自己對機會對局面的解讀能力,才扭轉局面,壓迫就立刻跟上,不留下任何喘息空間。

踏踏踏。

高文正在移動,還沒有追趕到網球,視線餘光裡就已經可以看到全面壓上來的那個身影,球場空間正在快速壓縮,危機排山倒海地傾軋下來,高文瞬間就感受到費德勒的老辣和強勢,哪怕沒有漏洞也依舊不能放鬆。

他,必須做到極致才行。

思緒,一閃而過。

高文的腳步移動並不忙亂,因為費德勒的這一次回球全靠線路和落點,但其實速度和力量則表現一般。

高文相信自己能夠追到,重點是下一步——

如何回球?

高文已經徹底丟掉自己在球場的位置,腳步來到雙打線外,他回球完畢後,下一拍費德勒就必然在網前封堵截擊,所以,他不能只考慮眼前,還需要為下一拍佈局。

不知不覺,回合還在繼續,兩位球員也聯袂奉獻了今晚開賽以來最漫長的一個回合。

高文非常冷靜,一眼就能夠看出來,費德勒的身體重心正在朝著右側移動,也就是說,他在封堵直線。

且不說這是不是煙霧彈,高文瞥了一眼斜線位置……

看不到。

字面上的意思。

因為費德勒的回球角度完成撕扯開來,現在高文完全看不到另一側邊線的位置。

如果高文選擇斜線,就只能依靠感覺盲打。

難怪費德勒的注意力全部都在正手位準備封堵直線。

所以,高文應該如何選擇?

整個世界,似乎就只剩下眼前這條直線,而費德勒就如同巨龍一般攔截在這條直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