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 喘息空間(第1/2頁)
章節報錯
直來直往。
正面撞牆。
如同壁球一般,高文以絕對專注也絕對積極的姿態給予強勢回應,而費德勒也同樣做好了心理準備。
撞擊,熱浪,撲面而來,危機和困境之中卻見費德勒瞬間做出條件反射的回應——
右腿,後撤一步。
正手,迎前提拉。
上半身和下半身錯開,分別做出不同反應,一邊調整空間讓開位置,一邊快速出手搶點選球。
如此矛盾的擊球方式,但費德勒執行起來依舊輕描淡寫,自有一種行雲流水之感,一拍反彈球出手。
細節裡,手腕一提一撇。
非常細膩也非常柔軟的擊球手感,借力打力完成擊球,然後網球就劃出一道輕盈的飛行軌跡躥回去。
斜線。
死角。
絕妙控制,超級精準,費德勒的一拍回球以柔克剛地完美做出回應,同時又綿裡藏針地展開反擊。
真是……妙不可言。
阿瑟阿什球場一片安靜,甚至忘記發出驚呼,呆若木雞地注視著眼前這一幕,不敢眨眼。
然而。
上一拍驚豔還沒有來得及讚歎,下一拍驚鴻就已經制造出堪比潮水的衝擊,連綿不絕地撲面而來。
——小球。
球場對面,高文在急停急轉之中,雙手反拍就在出手瞬間改變擊球方式,一拍卸力切削,妙到毫巔地徹底顛覆整個對峙的僵持局面,不僅掀翻全場,同時也完全打破費德勒的預判,真正的技驚四座。
顯然,費德勒沒有預料到。
從上一盤盤末到這一盤盤初,高文的節奏始終咬得非常緊密,回合球裡拍與拍的銜接確實是密不透風連綿不絕,層層疊疊地洶湧而至,將費德勒在草地賽場的比賽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令人側目。
費德勒的隨機應變沉穩冷靜,不斷運用擊球手法的改變製造麻煩,不動聲色地干擾高文的擊球位置。
如此繼續僵持下去的話,費德勒全然不懼,畢竟,正牌的費德勒就在這裡,以費德勒的方式控制節奏去對付費德勒,費德勒本人自然有著應對辦法,短暫喘息過後就能夠拉回優勢,繼續咬住比分。
然而,高文不是費德勒。
一拍小球,不僅突兀,而且聰明,和接發球那一拍絕對強硬的撞牆形成鮮明對比,高文的戰術佈局現在才揭開面紗,接發球的強硬根本目的就是在迫使費德勒退後,緊接著下一拍就將費德勒調到網前。
一推。一拉。
兩拍擊球的節奏有著天淵之別,費德勒不得不面臨一個困境——
奔跑。
顯然,高文將整個局勢也算了進去,他知道費德勒在非關鍵分上需要節省體能,這是一種戰術性的分配與調整,特別是盤初階段,費德勒在極限擊球的時候往往腳步會“偷懶”一些。
現在,高文就準備將難題拋給費德勒,這樣的分數、這樣的回合,他需要竭盡全力追趕嗎?
踏!
條件反射地,費德勒的腳步就已經衝了出去,一邊衝刺一邊觀察,大腦高速運轉,試圖判斷局勢。
一呼一吸之間,費德勒就已經順利到位,高文剛剛切了一個斜線小球,網球落在費德勒反手位一側發球區的底線附近,單純從小球質量來看並不算出色,落點可以再淺一些,但高文卸力卸得非常乾淨。
也就是說,費德勒還有救球的空間,但反擊空間卻相對有限。
費德勒腳步及時到位,視線餘光瞥了一眼高文已經切入底線快速上網的身影,馬上就意識到自己必須出手,否則擊球點越來越低,回球線路的選擇空間也越來越少,他的單手反拍就已經切了出去。
一搓,一挑。
費德勒展現自己無與倫比的網前控制手感,這一份小球處理技巧確實一覽眾山小,柔韌而細膩地切出一拍斜線小球。
而且,更短、更輕、更轉,幾乎是貼著球網走出一條斜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