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處理,堪稱完美。

因為費德勒知道,擊球點太低,無論是擊打直線還是推深區都有難度,下網可能性太高,斜線是最好的擊球線路,這也意味著高文早早佈置好陷阱,他的腳步肯定就等候在斜線。

如果費德勒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話,他的斜線小球質量就必須提升。

他,做到了。

而且,高文也如同費德勒的判斷,腳步第一時間就切入反手位,快速上步,雙手反拍就已經迎了上前。

時空,有非常非常短暫的一剎那凝滯——

高文在觀察費德勒。

費德勒在觀察高文。

兩位球員隔網相對,視線一個快速交錯,電光火石之間已經交鋒碰撞,兩個人的身形都微微晃動一下,試圖用假動作晃過對手,眼神和身體的移動位置也全然不同,短短時間之內都在互相算計互相博弈。

剎那,終究也就是剎那,假動作過後,兩位球員雙雙移動。

高文往左。費德勒往右。

一個錯位。

高文的雙手反拍就已經在網球下墜的道路上完成攔截。

因為貼網的關係,高文的擊球動作非常謹慎小心,避免觸網,雙手緊握球拍,輕輕一撥。

如同撥動琴絃一般。

手腕的力量順著球拍包裹住網球,最後,撇出一拍斜線。

費德勒第一時間就意識到自己被高文虛晃一槍,腳步一頓,急停急轉,球拍就已經從右手換到左手,試圖完成攔截。

然而,來不及了。

終究……還是來不及了。

網球就這樣突破費德勒的封鎖,鑽了出去,落在界內。

得分。

“30:40”。

哇!

哇啊……

阿瑟阿什球場陷入一片嗡嗡聲響的驚歎之中,面面相覷之間都有些回不過神來——

震驚!

錯愕!

不僅因為高文的得分方式,還因為從快節奏到慢節奏的轉變,兩位球員都展現出絕妙的手感和精密的算計,每一拍擊球都是一場博弈,你來我往的交鋒著實讓大腦跟不上,洶湧的情緒就這樣氤氳腦袋。

“啊!”

高文的球迷紛紛握拳歡呼,掌聲與吶喊宣洩而下,在諾大的球場之中迴響,一張張臉孔寫滿了亢奮。

“啊啊啊!”

這些聲響,並不恢弘,卻終於讓費德勒支持者們回過神來,此時才意識到,還沒有來得及好好慶祝第一盤的勝利,費德勒就需要在自己發球局裡面臨破發點的困境,他們還遠遠沒有到放鬆慶祝的時候。

“羅傑!”

“羅傑,加油。”

呼喊聲、應援聲,從四面八方洶湧而來,那種緊繃而膠著的氛圍更上一層樓。

看看費德勒球員包廂裡米爾卡的表情就知道了,她緊蹙眉頭,不斷拍手為費德勒鼓勁,神情非常嚴肅。

心跳,開始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