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一回。

“正手VS正手”,強強對決,寸步不讓,卻誰都沒有能夠尋覓到突破口。

球場上。

高文和德約科維奇都正在推向自己的極致,每一次擊球都伴隨著發力的呼喊,精力和體力的考驗已經達到極限。

但是, 兩位球員都緊咬牙關,全神貫注,博弈和佈局的對峙始終僵持,誰都沒有能夠強行開啟局面。

你來,我往。

“反手VS反手”,變線、調動;變奏, 發力,高文和德約科維奇正在鬥智鬥勇。

算計與反擊。

其實一直在進行,每一次擊球都在計算,互相牽制互相抗衡尋求反擊的機會,但漫長的鏖戰讓一切變得更加困難。

比賽,已經整整進行一百分鐘,兩位球員的體力和精力都已經不能和比賽之初相媲美,狀態難免波動。

而且,這一分已經僵持三十六拍,漫長的拉鋸戰讓兩個人雙雙進入無氧狀態,一切都正在挑戰極限。

發力?

兩個人都想發力,但問題就在於,發力需要冒的風險正在越來越高,同時,他們都明白對手防守反擊的能力, 一旦冒險也就意味著後續佈局需要跟上,否則反而容易陷入被動, 所以,兩個人都在尋覓更好的機會。

從正手僵持到反手, 從直線到斜線再到中路,覆蓋全場,兩位球員的身影漫長飛奔,始終在變化始終在對抗。

這一分就能夠看出來,兩位球員的底線能力都已經達到全新高度,臨場對陣的結果,就看誰能夠咬住這一口氣了。

顯然,這場“澳網決賽重賽”,對兩位球員來說都至關重要——

高文,希望延續自己的強勢,不僅為了擊敗德約科維奇,也為了再次對陣費德勒/拉奧尼奇,尋找突破瓶頸的機會。

德約科維奇,希望為澳網失利復仇,悄無聲息地,高文正在全方位挑戰他的比賽,他需要這場勝利重新掌握優勢。

緊咬牙關!

燃燒鬥志!

然後,高文回球出淺了。

一拍。

嚴格來說,不能算是失誤,在電光火石的比賽程序裡, 控制與反制、對抗與反擊,難免存在一些偏差。

關鍵在於, 德約科維奇抓住了機會,非常敏銳也非常及時,正在橫向移動的腳步,提速!多了一個交叉步,利用這一步,將身體側開,伴隨著上半身的後仰,正手率先發力,一拍斜線,撕開角度。

砰!

德約科維奇再次發動進攻,儘管速度和力量並不快,但帶著滑板性質的擊球,瞬間就將角度撕扯開來。

對抗,又重新回到正手。

但是,高文並不慌亂。

因為德約科維奇的正手擊球並不具備瞬間爆發力,嚴格來說,四巨頭之中,德約科維奇的這一項是最“薄弱”的。

可以明顯看到,即使主動進攻,德約科維奇也不是以力量和速度為主,控制落點和線路依舊是關鍵。

結果,反而被高文逮住。

高文朝著右側橫向移動的時候,猛地一個大跨步,將身體拉扯出去,順著身體前衝的慣性,全面發力。

赫!

力拔山河的力量瞬間釋放,一拍正手斜線,進一步將角度撕扯開來,而且,速度、力量、角度全部兼具。

其實,這一拍——說是防守反擊也好,說是主動發力也罷,但就是這一拍擊球,恰恰是高文的殺手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