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瓦林卡就知道了,面對德約科維奇,需要敢於出手敢於發力,哪怕自己需要承擔失誤的風險也不能退縮。

因為,德約科維奇綿裡藏針的防守獨步天下,在當今網壇確實是第一人,想要打破平衡,就必須主動衝擊。

從紐約到巴黎再到墨爾本,高文能夠前後三次擊敗德約科維奇,依靠的就是這股勁頭,正手位和反手位都敢於下手敢於出擊,有時候,哪怕機會沒有那麼好,也必須堅決果斷,持續不斷地製造衝擊波。

現在,也是如此。

被動局面下,高文反而是逮住機會,利用德約科維奇的撕開腳步,進一步將角度撕開,同時力量和速度也提升上來。

轉眼,德約科維奇的腳步就已經被高文拉扯到單打線之外,展現出標誌性的劈叉動作,有些狼狽。

“啊!”

德約科維奇的丹田深處再次爆發出一聲呵斥,正手如同甩鞭一般,快速一甩一卷,標誌性的卷帶再次出現。

在極度被動狀態下,德約科維奇就是能夠將網球卷帶回到場地之內,憑藉得天獨厚的手感完成擊球,多一拍,就再多延續再多僵持一拍——

依舊是正手、依舊是斜線。

並且透過自己的卷帶,形成連綿不絕的壓力,迫使對手陷入困境,這也是德約科維奇的獨門特技。

唯一遺憾的就是,這一拍卷帶的角度沒有完全撕扯開來,反而是稍稍回來了一下,給了高文調整時間。

高文,似乎早就已經預料到了德約科維奇的回球,這一拍卷帶就是他的標誌性回球,底線兩端持續卷帶,於是高文的腳步當機立斷一個上步。

進入底線。

往前一跨。

順勢迎前。

整個上步和擊球,完全一氣呵成,再次延續上一拍的勇敢和果決,哪怕此時肺部正在燃燒也渾然忘我。

正手跟隨著身體前衝的趨勢,將身體力量和前衝慣性全部疊加起來,順著德約科維奇的回球推送出去。

手腕,輕輕一撇,並沒有發力,而是柔軟的包裹,然後,直線推送。

變線!

在如此激烈如此緊繃又如此漫長的回合球裡,高文依舊保持冷靜,關鍵時刻,沒有冒失地著急發力,以最正確的方式完成處理,這一份理智和聰明,就足以再次令人驚歎,這就是網球智慧,一種天賦。

前一拍,發力。

這一拍,借力。

整個擊球的佈局和控制,清晰明瞭,沉穩大氣,步步為營地持續壓迫,再次將壓力朝著德約科維奇推送。

直線,深區。

最重要的是,輕打,下旋。

高文的回球,又輕又飄,看起來沒有任何力量,儘管速度不快,但沒有給德約科維奇留下太多擊球空間。

德約科維奇,非常被動,明明是自己率先發動進攻,結果反而成為對手順水推舟的契機,打破了平衡。

此情此景,著實太過似曾相識,在面對高文的時候,德約科維奇已經不止一次面對如此被動的困境。

前一拍球,德約科維奇就已經陷入被動,急停急轉,整個人風馳電掣地橫向衝刺,宛若一道閃電橫穿全場。

這一球,高文依舊在持續增加德約科維奇的擊球難度,以至於整個中心球場的所有觀眾都屏住了呼吸。

那麼,德約科維奇如何處理呢?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