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新聞釋出廳。

也許有人意外非常,也許有人無法理解,也許有人瞠目結舌,也許有人唏噓感嘆,也許有人破口大罵。

但聿嘉相信,只要真正置身釋出會現場,每個人都能夠理解,不僅能夠理解,而且還會傾佩組委會的先見之明:

這決定,太明智了!

多虧是一號新聞釋出廳,否則新聞釋出會結束,要麼就是空間被擠爆,要麼就是記者們站著進入躺著出來。

現場盛況,絕對還在想象之上。

甚至就連中文媒體都找不到提問機會,因為真的!太熱鬧!太擁擠!就好像站在正在爆發的火山口一般。

“請問首次參加澳網的感覺如何?”

“請問首次拜訪墨爾本感覺如何?”

“請問對墨爾本的印象如何?是否有旅遊的打算?”

……這些,是來自澳大利亞當地媒體的提問。

“請問對於澳網是否有特別情感?”

“請問首次在泛太平洋參加大滿貫有什麼感受?”

“請問回到亞洲/大洋洲區域參賽是否有什麼不同?”

“請問墨爾本和紐約的區別在哪裡?”

“請問是否在墨爾本感受到了來自亞洲球迷的支援?”

……這些,是來自亞洲媒體的提問。

“請問首次以大滿貫冠軍的身份參加大滿貫的感覺如何?”

“請問休賽期備戰如何?”

“請問為什麼選擇多哈作為賽季第一站?”

“請問全新賽季是否有什麼不同?”

“請問技術動作調整是桑普拉斯還是阿加西的建議?”

“請問第二次參加大滿貫是否還能夠像首次那樣保持心態平衡,還是說整個身份感覺發生了一些變化?”

……這些,則是來自歐美媒體的提問。

當然,事無絕對。

問題和問題之間,交織錯雜在一起,難以分辨,不同地區的關注重點稍稍不同卻也有互相共通的地方。

但可以肯定的是,新聞釋出會時時刻刻處於沸騰狀態。

一個接著一個問題源源不斷地往外拋,方方面面,全無死角,不僅僅是記者數量,提問數量也同樣迎來井噴。

從高文登場開始的那一刻,充盈整個現場的嗡嗡聲響就沒有停歇過,而且也看不到盡頭。

難以想象,如果是在其他新聞釋出廳,這些記者們到底應該怎麼塞進來;塞不進來的話,他們又是否善罷甘休?

很有可能,到時候記者們就要持續不斷騷擾澳網賽事組委會了,“我們想要採訪高文,卻沒有辦法進場”。

屆時,又是另外一番熱鬧景象。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對於亞洲和大洋洲的泛太平洋區域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商業推廣到市場深入再到全球戰略佈局等等方面,這一項體育賽事的珍貴和隆重都是不可取代的。

每年,亞洲球員前來墨爾本參賽,總是能夠得到更多優待,僅次於本土球員——

這也是澳網的策略,深深紮根於亞洲和大洋洲展開推廣,充分利用其他三大滿貫所不具備的優勢。

一直以來,美網都是四大滿貫之中最賺錢的一項賽事,因為商業體系最成熟也最完善,職業競技體育產業也在最前沿,這也使得他們走在一眾競爭對手的前面,遙遙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