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澳網,則一度陷入困境,因為特色不明顯,因為市場相對侷限,因為種種原因,一直到組委會和墨爾本所處的維多利亞州達成合作協議,展開一系列推廣,以亞洲和大洋洲作為根基,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特色和道路。

近年來,澳網終於重新回到激烈競爭行列,從收視率到贊助商再到賽事盈利,全方位迎來井噴爆發。

曾經被普遍認為吃力不討好的燙手山芋,現在卻正在成為一個人見人愛的香饃饃,澳大利亞的其他州府紛紛開始蠢蠢欲動:

有的追求共贏,模仿美網系列賽的模式,配合維多利亞州開啟“澳網系列賽”,悉尼、布里斯班和奧克蘭就是如此。

有的虎口拔牙,展開正面競爭,希望澳網能夠重新回到公開賽以前的模式——當初這項賽事輪流在新南威爾士州的悉尼、維多利亞州的墨爾本、南澳大利亞州的阿德萊德巡迴舉辦,他們也試圖分一杯羹。

側面,就能夠見證澳網的成功。

其中,整個亞洲市場的佈局和推廣,無疑是千禧年之後,澳網最正確的一步棋,這也使得賽事的風格漸漸鮮明起來——

泛太平洋唯一一項大滿貫賽事。

自然而然,一如想象,高文的橫空出世,在澳網無與倫比的重要地位,也就得到進一步的高亮突出,毫不費力就能夠點燃所有人的熱情,超高人氣直逼四巨頭。

而且,這還不是全部。

熙熙攘攘的關注焦點之中,又怎麼可能缺少皇冠之上的明珠呢?此前拋給阿加西和高弘禮的問題,現在也同樣拋給高文。

準確來說,現場超過一半的記者,包括華夏記者,全部都是奔著這一個問題來的。

“高文,請問你認為自己是奪冠熱門嗎?”

“不是。”

嗡……

當記者提出問題的時候,可以明顯感覺到,全場屏住呼吸、視線凝聚,熙熙攘攘的熱浪鋪天蓋地地朝著同一個目標聚集。

人人都在期待高文的回應。

這也是記者們此前所提到的,澳網和美網的不同之處。

去年八月在紐約,高文從石頭縫裡蹦出來,所有人都不認識他也不看好他,沒有關注也就沒有壓力。

但現在來到墨爾本,一切事情都不一樣了,作為風起雲湧的核心,高文的一舉一動都被放到顯微鏡底下。

於是,整個故事都可能演變成為另外一個模樣,畢竟,壓力的不確定性,包含了太多太多無法預測的未知。

然而!

高文的回答著實太過乾脆太過利落,簡潔明瞭、直截了當,並且沒有留下任何遐想空間,以至於回答完畢了,記者們居然一時半會也沒有反應過來,依舊屏住呼吸,保持動作,如同滿屋子的木乃伊。

嗡……

空氣,依舊在湧動,但是——

等等,就……就這?

不能吧!

前面的新聞釋出會始終熱鬧非凡,問題一個接著一個,然後突然之間,新聞釋出廳現場就陷入短暫的空白。

面面相覷之間,越發能夠感受到記者們的錯愕——

怎麼回事?

即使記者們預料到了高文的答案是否定的,卻也沒有預料到高文的回答方式和語氣姿態,沒有任何多餘的解釋。

高文如此斬釘截鐵嗎?所以,他們應該怎麼辦?

呃……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