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三百五十章 參賽(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古代封建社會中對於男女婚配問題上,向來講究的是聽從自己父母的安排,還有就是媒婆上門說媒,開明的自由戀愛婚姻近乎沒有。那在古代時真的有比武招親這種婚姻形式嗎?
其實比武招親這種婚姻形式,在古代是有的,但是非常非常少見,史料中幾乎沒有這方面的記載。而且讓女子出場與人去比武是不可能的,先不說合不合封建社會中的禮法,就是女子練武本身就很少見。因此這種比武招親最多就是女方派出代表或是女方出一個有關武力檢測的難題。
至於這麼少見的原因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封建社會中的禮法制度,首先古代的婚姻講究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還得有專門的媒人去牽線,雖然比武招親這種方式能夠篩選一部分人,但這件事放在禮法制度健全的古代是會被別人說三道四的。而且女子拋頭露面本是就不是一件合乎禮法的事情,更何況上臺與別人去比武了,女方找個代表代替這種還是有可能的。
史書記載中能跟比武招親扯上關係的,最著名的就是唐高祖李淵了。
這次“比武招親”的女主人公就是出身於河南竇氏的閨女。她的父親是北魏到隋朝時期的大臣竇毅,母親是西魏權臣宇文泰的女兒,也就是西周開國皇帝宇文覺的姐妹襄陽公主。
竇氏從小就聰慧好學,等到她成年之後,更是博學多才、容貌出眾,為此她的父母就準備為她找一位如意郎君。竇氏的父母都是名門望族,而婚姻又講究門當戶對,所以前來提親的都是世家大族的公子。
為了從這些公子哥中選擇出一個優秀的男子作為竇氏的夫君,竇毅就決定用比武的方法來定輸贏。為了不傷及諸位公子哥之間的和氣,竇毅所設定的比武專案是比弓箭。竇毅在屏風上畫了兩隻孔雀,然後讓求婚的公子們比賽射箭,射中孔雀眼睛的就能迎娶竇氏。
在諸多參賽者中,大部分世家公子,都不符合要求,只有一位貴公子一下子射中孔雀的兩個眼睛,他就是唐國公李淵。
李淵出身北周關隴貴族家庭,襲封唐國公。而且李淵學識淵博、文武雙全。可以說李淵既有顯赫的出身,自己又比較優秀。竇毅是看李淵越看越順眼,當下就把竇氏許配給李淵。
竇氏與李淵完婚之後,夫唱婦隨,十分相愛。並且因為竇氏早年曾在皇宮之中生活過,她深知官場的黑暗,所以竇氏多次提醒李淵要小心官場的是非。後來李淵遭到隋煬帝猜忌,也是竇氏勸諫李淵向隋煬帝進獻寶馬,這才讓李淵轉危為安。
竇氏一生一共為李淵生下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分別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和李元吉以及平陽公主,並且對他們悉心照顧,傳授他們知識。也就是在竇氏的教育下,除了李玄霸早夭之外,其餘四人都是建立唐朝的大功臣,尤其是李世民更是打出了他的威名,並且等到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後,又開創了“貞觀之治”這樣的大盛世。
不過竇氏並沒有親眼看到她的子孫建立這麼大的功勳,因為她在隋大業年間就因病離開了人世。
後來李淵稱帝后,感念竇氏給自己帶來的幫助,追封她為皇后,並追諡為太穆皇后,並且李淵之後再也沒有立過其他皇后,可見竇氏在他心中的地位。
至於為什麼會有比武招親這種形式的婚姻,無非是人們對於未來生活要求一定的保障,就像現在我們結婚要求男方有個房子差不多。古代時人們大多都是窮文富武,能夠去學武的,家庭條件自然不會錯,無形之中就排除了很多一部分人。即使說家庭條件不好,不是還剩個孔武有力的身體,武力值高,自然能夠對女方進行保護,說白了,其實就是一種篩選淘汰的機制,更類似於女方成婚前對於男子的進行的考驗,其實在古代封建社會中,並不一直都是那種一成不變的婚姻模式,也會有相比而言較為開明的模式,像是同年大會、拋繡球等等,這些都是封建社會中嚴厲禮法束縛下產生的一種對自由的追求。
陸垚回憶了一下關於宋代是不是有比武招親的這回事,能讓他有印象的,恐怕就是《楊家將演義》中的楊繼業與佘賽花,穆桂英與楊宗保等等都是聽過比武方式,相互滿意後喜結良緣的。最早來源於幾千年前的“搶婚”制度,但在真實歷史上,女人親自出面比武是極為稀少的,都是由父親出面找幾個壯漢跟應聘者比試,從而挑出滿意的夫婿,看到顏值還滿意的,可以讓壯漢們手下留情。
然而,這楊家將演義終究也只是而已,真正發生在宋代的比武招親,陸垚印象中是沒有聽到過的。但是現在,聽曹評的意思,曹家是要為曹菡舉行一場比武招親大會。
陸垚仔細一想,用這種方式來給曹菡找一個夫君,倒也不是不可以。首先,能夠參加這次比武招親大會的男子,定是已經經過曹評和曹國舅的層層篩選,才能夠入圍的男子,所以在官位和經濟上,一定是能夠做到和曹家門當戶對的。而另一方面,曹菡本來就是一個比較喜歡武功的女子,所以,透過這種方式選出來的男子,功夫一定非常不錯,怎麼說曹菡在這方面應該挑不出對方什麼毛病來。
不過,陸垚記得他之前跟曹誘說話的時候,曹誘告訴過自己,曹國舅最近做的一些事情都是瞞著曹菡的。而且當曹國舅發現曹菡對自己有情意的時候,曾經也是軟禁過曹菡一段時間。由曹國舅的這個行為陸垚可以推斷出來,曹菡自己對於比武招親的這件事情應該是不知道的。所以,如果真的要舉行這個大會,那無外乎就是兩種形式,第一種,就是曹家找出那麼一兩個人來,讓這些報名的人挑戰這兩個人,最後選出表現最好的那一個成為曹國
舅的女婿。而這第二種方式就更加直接一些。那就是讓所有的參賽者進行武功比拼,最後能留在場上的,自然就成為曹家的女婿。陸垚覺得第二種可能性大一些,雖說曹評自己的功夫也算不錯,但是要做到出類拔萃還差許多,汴梁城內能人很多,如果真的碰上武功厲害的人,曹評恐怕也不是對手。那倒不如讓他們廝殺一番,最後留在臺上的那個人就能成為曹家的女婿。
曹評這邊說完,棠溪的手下,也就是跟曹評喝酒的人立刻說道:“原來是比武招親啊,只可惜我們跟曹家都不是門當戶對的家庭,不過到了比賽的時候,我們去看看熱鬧還是可以的。”
曹評不知道是不是喝酒喝的上頭了,還是說棠溪的這幾個兄弟透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已經充分取得了曹評的信任,只聽他說道:“哎,這說的是哪裡的話,你們去看看熱鬧當然是可以的。至於門當戶對的問題麼,那是父親的想法,我倒是覺得,如果到了當天比武場上,你們當中的哪個真的能上臺去擊敗其他所有的參賽者,就算是個平民,我想我爹礙於面子也會承認比賽結果的,這方面我還是心裡有數的。”
曹評的這句話,無疑於是給陸垚指了一條明路,陸垚已經想好了該怎麼辦了。雖說參賽者現在的身份都已經經過了曹評和曹國舅的篩選,但是這麼聲勢浩大的一場比武比賽,應該說有些並不想做曹家女婿,但是對武功感興趣的人也會到場,要麼是觀賽,要麼是參賽。既然如此,陸垚覺得這事情倒變得十分簡單了。
棠溪看向陸垚胸有成竹的樣子,小聲問道:“公子,你可是已經想好了對策?”
陸垚看了眼棠溪,點頭說道:“不錯,雖說現在聽上去參賽者應該是已經固定了,不過到時候難免會有很多人躍躍欲試,想要上臺去跟那些人比試一番,就算不為了成婚,這汴梁城中我覺得找出那麼幾個武痴來還是十分容易的。”
接著,陸垚告訴棠溪,自己已經聽的差不多了,於是,棠溪離開陸垚和自己所在的包間,走到過道去大聲咳嗽了幾聲。這是在給自己的那些兄弟們傳送暗號,意思就是自己這邊已經結束了,可以撤退了。於是,沒過上一刻鐘的時間,曹評那邊也就喝完酒了,大家都裝作十分醉的樣子,給曹評送上了回曹府的馬車。
當然,棠溪的這些手下們也是有些喝多了,所以陸垚也不打算把他們叫過來再問話,只是讓棠溪詢問一下他們有沒有什麼要補充的資訊,接著酒讓他們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