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時月 第六十二章 帶著皇帝跑路吧(第1/2頁)
章節報錯
“恩公來了。”不知道哪個災民喊了一聲。
不管這些災民手中再忙些什麼都立刻從木棚中走了出來。
由於青壯年都在陸垚的礦場或者工廠幹活,留在木棚裡的大多數是一些老人和一些尚不能記事的孩童。
一位年紀最長的老者哭喊一聲,“此地雜亂,恩公怎能來此,您的心意我們早已感受到了,我們這些人沒有不念及你的大恩的。”
老者作勢要跪,陸垚箭步上去將他扶住。
這些的老者不管任何人見了都要恭敬一些。
禮義仁孝的儒家思想在大宋可不是說說而已,陸垚可不敢讓這個老人跪在自己的面前。
陸垚扶起老人後,拿過一個木墩讓老人坐下,“您要跪我可是要折壽的,萬不可如此。”
老者抹著眼角的眼淚說道:“恩公對我那可是活命之恩,我們老邁之身何以為報啊!”
陸垚握著老者乾瘦的雙手說道:“不用你們報答,只要你們好好活著,都活到長命百歲就是對我最好的報答。”
趙禎看到這一幕,心中有些疑問,為什麼陸垚給他們住這麼破舊的木棚,這些窮苦役卻如此感激?難不成,朕的大宋子民連破舊的木棚都住不上嗎?
趙禎雙目注視著老者,希望從對方的神態中尋求答案。
“恩公啊,我已然老矣,我膝下有子孫,有力氣,他們就是我的長命百歲,希望恩公能把他們留在這裡做事,為恩公做事。”
老者說話間,沒有注意到陸垚身旁的趙禎,他將陸垚的手反握住,看向陸垚的眼神中滿是敬仰與希望。
趙禎在老者的眼神中,得到了他的答案:忠誠。
這種眼神,趙禎何嘗未見過,甚至過於熟悉。滿朝文武對他的期望,敬仰,與絕對至上的忠誠之心。
陸垚與老者言談幾句,轉身對趙禎說道:
“官家。”
見趙禎在神遊,陸垚沒有言。待他回神,見陸垚有言預述,便對著陸垚點頭示意。
陸垚見狀說道:“官家,他們遭到洪災而遷居,實乃天災。雖暫居於臣所搭建木棚陋室之間,但都無一不憧憬美好的日子。如今他們擁有一個奮鬥的平臺,他們在朝著一個住上比木樓還堅固精美的房屋而奮鬥,官家,其實,他們感激的,表面是臣,但更應該是他們自己!”
趙禎點了點頭,似乎聽懂了什麼,但又沒完全地懂。
顯然,趙禎成功落入了陸垚的文字陷阱裡面了。趙禎不知道,他已經被陸垚成功種草。陸垚要的也就是這個效果,讓官家有一個想法:如果全大宋的子民,只要願意打工,就能過上好日子,那國家哪裡還會有草寇。
只是,趙禎只聽懂了一半,一想這礦山也不是到處都有的,而除了礦山能提供這麼多工役崗位以外,就很難有什麼產業需要這麼多人力,除非是修築城牆。
趙禎將陸垚引到一棵大槐樹下,小聲說道:“陸垚,如果朕讓你來修築新城牆,你需要多少人。多少年?”
陸垚不知道趙禎所指的是哪段城牆需要修補,不過趙禎的話在陸垚腦海裡重新轉悠一圈後,陸垚真想給自己拍暈,官家說的是修築新城牆,自己差點以為是修補,若按照修補的來報備,完不成任務那就是欺君之罪啊。
還是得問清楚才是,但跟領導談話,可是技術活。
“官家,若要用新材料修築百里城牆,同等高度,臣需要五百人足以,滿工期半年內可完成。”
僅僅五百人,半年就可以修築完成,趙禎這次並沒有多驚訝,畢竟這貨連鹽都能搞定,不怕他吹牛逼,這貨真能整出來啦!
“那一人一日工,你陸垚可以給多少文。”這一問,趙禎幾乎是貼著陸垚臉問的,讓陸垚感覺這趙禎要為百姓放他這個資本家的血了。
不過陸垚並不以為然,在他手底下做事情,工資?那只是基本收入,獎金才是王道!
“一人,一日工,六百文,吃食居住全包。”
“六百文,哈哈哈,陸縣子好有錢呀,還吃食居住全包,難道我段府就不包工人吃食住宿了嘛?!”
就在陸垚話音剛剛落下,一道聲音從不遠處傳來,只見一隊人馬之間,中間一馬車上,一藍衣青年,手持黑扇掀起簾子走了出來,朝著陸垚這邊說道。
陸垚看到這人樣貌,說不上醜陋,但是看著著實噁心。估計是和前世那些富二代一樣,除了有錢沒啥都不會,出來找存在感了。
TMD,穿越了老子還能受你這氣?
陸垚氣成丹田,提起嗓門準備開罵。沒想到趙禎卻搶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