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國卷 二十四回 竹馬青梅(第1/2頁)
章節報錯
平日裡刑部尚書明安是出了名的溺愛兒子,有時孩子在外面惹了事,他總是第一個出面擺平,現在又怎麼真的忍心打呢。最多也就是當著別人的面做個樣子罷了。看似嚴厲的懲戒,不過只是一番嬉笑打鬧,自家人看得心知肚明,翟散也是全程靠在牆邊吃著點心看著,就像看戲似的。
一番嬉鬧過後,明安長嘆一聲,搖了搖頭,表現得十分無奈:“行了行了!來人吶,把公子關在祠堂裡思過!”
如此,喧鬧的明府才安靜下來,不等家僕上手,明鄺已邁開步子進去,倒是自覺得很。
祠堂的正堂裡空蕩蕩的,沒有什麼複雜的裝飾,最深處密密麻麻地擺著不少牌位。
明安往上數幾輩都是農民,大機率是沒有什麼文化,記得住的祖上姓名一隻手也數得過來。只是他自己愛面子,反正真正的親人都覺著他已經死了,那不如花些心力多想幾個虛假姓名,小心地編寫一本厚重的族譜,在外人面前顯一個家大業大,面子十足。
當然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除了他自己,翟散和竺源兩人外,無人再知。
明鄺跪在牌位前,一改先前的嬉笑頑劣,面色凝重,畢恭畢敬地磕幾個頭,在這種正經事情上他還是不掉鏈子的。只是全程跪著思過,有些難為他了,自己也是這兒的常客,又無人監視,倒不如自由些。
他靠在深色的牆邊,細心整理起凌亂的衣裳,照著角落裡的水桶擺弄纏繞一起的長髮,雖是簡單收拾幾下,卻也不難看出是個十分俊俏的少年公子。
二十歲的明鄺,身材不是太高,七尺出頭,不過比例倒很勻稱,體型中等,眉毛稍粗斜,頗為凌厲,一雙眼睛炯炯有神,鼻樑高挺,薄唇緊閉,黑亮的長髮披散在兩肩,藏青色的長袍隨風飄拂,整體看上去充滿著年輕人的朝氣,但遇到事情思考的時候又是一種超越年限的冷靜。
儘管不喜露面在大眾前,可這一點不妨礙他受到歡迎,坐落在陳郡城中的諸多青樓有哪個是他不曾去過的?只不過他是一本正經地喝酒聽曲,打發打發時間罷了,不會有奇怪的要求,出手不能說闊綽,但至少不會錙銖必較,所以青樓的年輕少女也喜同他在一塊兒待著,並非對他多痴心,就是覺著輕鬆和自由。
有時興致起來了,偶爾他會賦上幾首詩詞,那這說出去便是青樓的招牌了,因此在歡迎明鄺這件事上,幾個老媽媽常常爭得不可開交,明裡暗裡手段齊出,精彩得很,今天來了個西域姑娘,明天再有個精於字畫的姑娘,後天又能給明鄺多少優惠……這種手段都是最基本的。
時間久了,城中甚至開始傳起這刑部尚書的明公子是龍陽之癖,畢竟大多數人還真沒見過去青樓就單純喝酒聽曲,打發時間的人,更何況他身後的貼身侍衛林逸總是形影不離,兩人好像還從未在外人面前單獨露過面。
對此,明鄺自己從來沒辯解過。
祠堂的角落裡的放著一塊無名牌位,頗為奇怪。
這牌位上的不知是何人,沒有任何記載,府中的人也從來沒有解釋過,是幾年前某日突然出現的,而且是避開其他牌位,單獨陳列出來,牌位上很乾淨,經常清理打掃,儘管明鄺有問過,但從未得到過正面回應。時間久了,便也不再糾結了,只是每年祭拜的時候會順便磕幾個頭,表示一下尊敬。
祠堂門開啟,林逸緩慢走入,也被關了進來,他抿著嘴巴,一臉的氣餒,看他這個模樣就知道一定是挨明安批了,畢竟今日的事情他作為貼身侍衛非但沒有阻止,還是全程陪同,雖然他是個下人,沒辦法不聽吩咐。但明安作為老爺,該說還是要說的,而且多年的感情在那裡,批評的時候說得也不嚴重。
身後的窗戶處傳來幾聲輕柔的貓叫,林逸的神情立刻恢復,已知是誰的他寵溺一笑:“進來吧,裡面沒外人。”
“哥,外面人太多了,我不敢多拿。”瘦小的身影從窗縫滑入,悽臨溪有些粗糙的手裡握著一個雞屁股。
“有總比沒有好。”林逸將其一分為二,遞給在無名牌位前發呆的明鄺,他接過小嘬了一口,細細品味,一舉一動無不彰顯權貴的禮儀,反觀林逸沒有這份負擔,先前的追逐讓他體力透支,他像一個幾天沒吃東西的乞丐餓極了,一嘴的油渣看得悽臨溪忍俊不禁笑出聲來。
祠堂外外傳來腳步聲,聽聲音人還不少,悽臨溪立刻藏到一旁,幾個家僕在外面等著,翟散親自拎著食盒走進,一本正經地盯著明鄺,表情無奈帶有怨氣:“你父親在家裡手忙腳亂,你倒好,還要跑出去。”
摸著腦袋,明鄺鼓起嘴巴尷尬一笑:“翟叔,你也知道,我爹就好個排場,可偏偏我最不喜歡這樣,人一多事情也多,多麻煩……咳咳咳……”話說一半,數聲咳嗽,泛著油光的嘴巴咳出油膩的肉渣。
看著他,翟散小心地開啟食盒,各式各樣的菜餚靜放其中,陽光之下閃著耀眼的光,令人垂涎欲滴,奮力一嗅,誘人的香味沁人心脾。
“多謝翟叔!”明鄺笑著接過,招呼著林逸和臨溪兩人一同加入。
翟散無奈地搖搖頭,嘴角泛起無奈的笑:“你可別謝我啊,你爹讓我送來的。”
三人在大快朵頤間,翟散轉而走到無名牌位之前,雙手負後,緊盯著不放,慎重的眼神中溢著少許溼潤,似有不一樣的情愫在其中氾濫。
片刻後,他留下一句“慢慢吃吧!”,轉身離開,可前腳剛踏出門,一人卻擋在了他的身前。
那人全身突然打了個冷顫,一驚得來,連退幾步行禮:“父親。”但翟隴只得到了一個冷漠的眼神,以及平淡無奇的一聲:“嗯。”,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