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長安亂 第二百第十一章 遠去的英雄(一)(第2/4頁)
章節報錯
殿外,高仙芝放下長槍,披甲入殿。
“涼國公,哥舒翰。”
楊國忠身後,身材瘦削的涼國公兼太子太保哥舒翰走出佇列。
李隆基看著堂下四將,心裡閃過一絲落寞。
當年,李隆基初登大寶,修懷禎的師傅,上任監正,對他說的這五人之中,最要緊的那個卻沒有來長安。
“四位將軍,隨朕一同回宮吧。”
“臣等遵旨。”
李隆基在兩個小內侍的攙扶下站起身子,走下龍椅,向著內宮走起。
高力士扯起嗓子說道:
“退朝!”
目送著李隆基、監正和四將的身影消失,殿內朝臣也逐漸散去。
楊國忠一臉漠然,似有心事重重。邁出的腳步,看上去也格外沉重。
永王李璘湊上來,看著楊國忠毫無表情的淡漠臉色,說道:
“楊相,為
(本章未完,請翻頁)
何如此喪氣?”
“哦,是永王殿下。”
楊國忠笑了笑,旋即皺起眉頭,哀愁的嘆了一口氣:
“唉……聖人遇刺,所幸洪福齊天,聖人無礙。可是,暗處的兇手我們卻無從查起,還不知道他們要對聖人,要對大唐做出什麼歹毒的行動,楊國忠心裡愁啊……”
“這老狐狸……”永王李璘皮笑肉不笑的回答道,“找出真兇,才能破獲他們的陰謀,這就需要楊相和本王合力了。”
“這是自然,永王殿下現在就有眉目了?”
“有個大致的方向。”
永王李璘沉吟道:“旌善坊花車是由左千牛衛中郎將費青看守的,如今費青已經授首,製造花車的那些工匠也都被控制了起來,關在了京兆府大牢。要想往上追查,就要查工部和監造坊,還需要楊相協助。”
“義不容辭。”
楊國忠大袖一揮:“永王,尚書檯議事。”
“請!”
兩人動身,往西邊的尚書檯走去。
而在他們身後,當朝太子李亨和皇太孫李俶皆是一臉冰冷。
“父王,您說,六叔能從楊國忠嘴裡套出什麼話嗎?”
李亨緩緩搖了搖頭。
“俶兒,你覺得,你皇爺爺讓你六叔查此案,用意何在啊?”
李俶愣了一愣:“京兆府查案,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但你皇爺爺沒動用刑部和大理寺。”
太子李亨嘆了口氣:“先不管刑部和大理寺是不是楊國忠的走狗,他們的辦事效率要比京兆府高出不少,沒道理不用他們。”
“十天,讓京兆府查出行刺聖人的兇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