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北宋狄青(第2/3頁)
章節報錯
“末將慕容延釗,奉命前來!”
“末將王全斌,奉命前來!”
“末將崔彥進,奉命前來!”
“末將石守信,奉命前來!”
“末將高懷德,奉命前來!”
……
一個個宋將武將,來到趙匡胤帳下,多則數萬兵馬,少則數千人。
趙匡胤、趙光義在營地門口,親自迎接這些從各地到來的援軍。
這些人不少都是後周將領,與趙匡胤友善,趙匡胤發動兵變,他們也就順理成章,投靠趙匡胤,還有人主動幫助趙匡胤發動兵變。
趙匡胤集結的名將達到了幾十人,準備一鼓作氣,攻破大梁。
有一支宋軍的將領,體型魁梧,臉上有刺青,氣勢雄壯,來到趙匡胤前方:“末將狄青,拜見陛下!”
“很好,宋國有你如此這般良將,實在難得。”
趙匡胤對這員新招攬的武將,給予很高的評價。
在場武將之中,也就狄青的武力,能夠與他趙匡胤一拼。
王全斌、石守信、慕容延釗等武將,目光紛紛落在狄青身上。
趙匡胤很重視這員武將,而且狄青也確實能打,不少猛將都被狄青擊敗。
趙匡胤連剛剛招募不久的狄青都派上陣,說明大梁城確實難以攻克。
狄青沒有因為趙匡胤的重用還有成為眾多宋軍武將的焦點而動容,相反,狄青投靠趙匡胤不久之後,這才得知自己曾經的上級范仲淹,在為夏軍效力。
范仲淹對狄青有恩,也就是說,狄青將來要與恩人范仲淹決一死戰。
如果提前得知范仲淹在夏軍,狄青還真未必會投靠趙匡胤。
狄青心情沉重。
“待各部兵馬完成集結,一鼓作氣,攻破大梁!”
趙匡胤集結名將重兵,志在必得。
大梁城上,李績與薛仁貴、契苾何力等武將,觀望宋軍的軍勢。
宋軍的數量增加了至少十萬,旌旗延綿數十里,聲勢震天動地。
“情況似乎有些不妙,據夜不收冒死得到的訊息,慕容延釗、王全斌、石守信、高懷德等人,率領十多萬宋軍,與趙匡胤會師於大梁城下。如此一來,我們要面對的宋軍,至少二十萬。”
李績手中有八萬夏軍,在之前的守城戰,折損兩萬人,還剩下六萬兵馬。
李績需要以少勝多,守住大梁。
柴榮聽說這些武將的姓名,大多數是熟人,他曾經的部下,良久不言。
“我們這裡,還有最後的手段。”
李績看向柴榮,想必柴榮已經知道他的意思。
一旦柴榮表明周世宗的身份,宋軍必定動搖。
柴榮心領神會,回應李績:“但我們的兵馬,還不足夠,即使我表明身份,也無法全殲宋軍。”
“請求主公儘快攻破宛城,然後分派一支兵馬,前來與我們匯合。如此一來,宋軍必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