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太強,似乎也不是一件好事……”

子夏從吳起的一系列經歷中,得到一個結論。

白起、李牧、廉頗、樂毅、韓信、岳飛等武將,遭遇與吳起差不多,都是因為能力太強,遭到君王猜疑。

子夏嘆道:“既然都是同樣的結果,為何不與為師隱居於市坊,收徒授業?”

“老師可聽說過,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時候,明知不可為,還要為之,這就是人的本性。如果遇到明主,效力個二三十年,倒是沒有什麼問題,足夠我名垂青史,出將入相了。”

吳起還是遵循本心。

吳起就是為戰而生的天才,不可能安分下來。

子夏閒來無事,於是又向吳起問道:“你不敗的訣竅,在於哪裡?”

吳起答道:“內修文德,外治武備,可立於不敗之地。”

吳起比起其他統帥更厲害的地方在於,吳起不僅擅長用兵,也擅長變法圖強,軍事、政治全能。

否則即使是再厲害的武將,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縱使如此,你在兵道上的天賦,確實驚人,天下間,同等兵力,能夠與你相持者,恐怕寥寥無幾。”

子夏還是給吳起足夠高的評價。

手握重兵,但敗的一塌糊塗的武將不是沒有。

國力是基礎,如何操作,還是要看主將自身的水平。

“必須設法留住吳起,否則吳起投靠其他諸侯,將來會是不小的麻煩。這種人才,屬於不能用,必須殺的那種。”

韓非目送吳起和子夏離開,卻做好了最不利的準備。

越是厲害的名將,不能為我所用,也不能給敵對諸侯使用。

這就是爭霸的無情之處。

司馬懿的營地,王彥章揹著兩百斤重的鐵槍,向司馬懿告辭。

“司馬懿,吾主正在與朱由檢交戰,戰事吃緊,將我召回,就此告辭。”

王彥章被後梁太祖朱溫借給司馬懿,幫助司馬懿攻破許昌、長社後,被朱溫召回。

司馬懿也知道王彥章對朱溫忠心耿耿,不可強行將其留下:“若有閒暇,我會前往青州拜訪你的主公。”

王彥章抱拳,然後單槍匹馬,離開司馬懿的營地。

“如此良將,忠心耿耿,可惜不能為我所用。”

司馬懿嘆息。

司馬懿手底下缺少猛將,像是王彥章這種級別又忠心的猛將,並不常見。

司馬師請示:“父親大人,王彥章離開,我們少了一員頂級猛將,接下來該如何是好?”

司馬懿思索一會,而後緩緩說道:“陽翟有張須陀、范仲淹鎮守,難以攻克。你領一支兵馬,攻打新鄭,使得我之兵勢,與攻打大梁的趙匡胤的兵勢,連成一片。”

司馬師說道:“趙匡胤圍攻大梁多時,卻始終無法攻破大梁,未免外強中乾。與趙匡胤結盟,是我們吃虧啊。”

“不要小看趙匡胤,趙匡胤手下,還有諸多名將,鎮守後方。”

司馬懿始終沒有小看趙匡胤。

亳州、宋州、汴州,陸續有宋軍武將,帶兵前來大梁,與趙匡胤匯合。

趙匡胤的營地,一支支宋軍兵馬到來。

趙匡胤遲遲無法攻破大梁城,於是調動大量鎮守後方的名將,加入對大梁城的圍攻,兵馬到了驚人的2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