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績明白柴榮的想法,於是派出夜不收,向張華求援。

薛仁貴指向城下的宋軍:“宋軍要攻城了。”

“準備戰鬥!”

隨著李績一聲令下,城內武將和士卒,登上城牆和箭塔、弩炮臺,全力死守大梁。

“趙匡胤如果傾盡全力,那麼確實難以防守。”

林仁肇握著出現裂痕的伏虎棍,傲視下方宋軍,如臨大敵。

趙匡胤動用二十多萬宋軍,傾盡全力而來,黑雲壓城,這次守城,更加艱難。

宋軍營地,一隊隊宋軍兵馬出營,無數攻城塔、雲梯車、衝撞車、楯車、投石車林立,宋軍組成萬人方陣、千人方陣,從城北到城南,盡是漫山遍野的宋軍。

數十員名將、幾百名小校出陣,給予守軍前所未有的壓力。

狄青率領一個萬人方陣,負責進攻城南。

狄青戴上青銅面具,只露出一雙凌厲的眼神,披頭散髮,即將投入大戰。

一員宋軍武將,統帥種家軍,對狄青說道:“狄青,我聽說范仲淹,在為夏軍效力,如今在守陽翟。”

狄青淡然回應:“種世衡,你的後代种師道、种師中,也在為夏軍效力。”

如果種家軍的种師道、种師中在此,一定會驚訝地發現,這個種世衡,正是他們的老祖宗,建立種家軍的第一代主將種世衡!

狄青、種世衡,在北宋與西夏的戰爭期間,都是范仲淹的部下,得到范仲淹提拔。

范仲淹、种師道、种師中投靠了張華,而狄青、種世衡因為出生在中原,投靠了宋太祖趙匡胤。

現在兩個人心情複雜。

他們要與曾經的上級,甚至是自己的後代為敵。

種世衡說道:“可以與自己的後代交手,得知他們也是名將,沒有丟我們種家軍的臉面,也是一件幸事。至於勝負,並不重要。”

“開始攻城了。”

狄青已經聽到宋軍要求各部進攻的戰鼓聲,殺氣暴漲。

各路宋軍以大梁城為中心,快速匯聚而來,像是一群螞蟻,吞噬中間的蛋糕。

宛城,另外一場攻城戰正在進行——二十萬夏軍對北齊軍形成合圍之後,開始猛攻這座城池!

張華與趙匡胤爭分奪秒,想要儘快拿下戰略據點。

夏軍堆土成山,張華帶著諸葛亮、王守仁、宋獻策等謀士,登上城外的土山,窺視城內守軍的虛實。

“幾位軍師,你們已經觀察守軍虛實多時,可有良策破城?”

“可派出大部分兵力進攻宛城的西南城牆,以少數精銳繞到宛城的東北,此乃聲東擊西之計。”

諸葛亮、王守仁、宋獻策商議一番,獻上聲東擊西之計。

“那麼,依計行事。”

張華推演一番,認為沒有什麼問題。

錦衣衛指揮使朱驥出現在宛城戰場,向張華稟報:“留守夏城的韓非遣人來報,兵家亞聖吳起出現在夏城,擊退進犯夏城的曹操兩萬餘人。”

“兵家亞聖吳起?!”

諸葛亮、王守仁、宋獻策等謀士頭皮發麻,這般大人物,竟然出現在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