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在投靠光武帝劉秀之後,奉劉秀的命令,派人送信過來,勸說曹操帶兵北上,歸降劉秀。

劉秀虎踞河北,良將千員,帶甲百萬,又是位面之子,實力比曹操更加雄厚。

再加上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曹操曾經是漢臣,始終沒有稱帝,劉秀對待功臣還算可以,沒有和劉邦、朱元璋一樣進行大清洗,曹操還真有那麼一些動心。

曾經,曹操也是一個熱血青年,想要匡扶漢室,黃巾之亂、討伐董卓時期的曹操,對大漢的感情,不比劉備、孫堅差。

只是後來曹操看到天下大亂,漢室衰微,因此屠龍者最終成為了惡龍。

這個世界,如果歸降光武帝劉秀,曹操不覺得丟人。

劉秀在諸侯混戰之中,面對歷朝歷代的王侯將相,照樣橫掃河北,成為擁兵百萬級別的霸主,足以說明,位面之子到哪裡都有大氣運加身。

“奉孝,你意下如何?”

曹操喚來軍師郭嘉,想要看看郭嘉的看法。

郭嘉沉吟一會,答非所問:“我聽說,荀文若,已經在光武帝麾下效力。”

“是啊,孤的王佐……”

曹操鬱悶不已。

漢末,曹操挾天子以令不臣,憑藉漢天子,招攬了一大批東漢的世家人才。

然而,這個世界,漢室正統有好幾個,其中光武帝劉秀、漢高祖劉邦,都可以算得上是漢室正統。

在劉秀、曹操之間,荀彧毫不猶豫選擇了劉秀。

既然有漢室正統,為何要投靠權臣曹操呢?

不只是劉秀吸引走了曹操麾下的荀彧等重視漢室的大臣,而且還有司馬懿這個內奸,又搶走了曹操一批文臣武將。

因此,曹操在中原,難以擴張。

荀彧、荀攸、賈詡不在,曹操只能倚重郭嘉了。

噸噸噸。

曹操抱著酒罈,苦酒入喉心作痛。

他知道郭嘉提及荀彧的言外之意。

如果曹操與劉秀相爭,以目前雙方的實力,曹操不是劉秀的對手。

郭嘉說道:“如果主公還有意於逐鹿中原,姑且可以一試。如果失敗,引兵北上,投靠光武帝,出將入相,也不失為一條出路。”

“言之有理,我會多加考慮。”

曹操在為自己謀求後路。

劉秀優待前來投靠的袁紹,讓曹操意識到,即使自己投靠劉秀,也能得到與袁紹一樣的待遇,至少劉秀不會過河拆橋。

中原各個諸侯各懷心思,在暗中謀劃。

張華勢力,在每年的寒冬,開拓新的領地後,都會舉行科舉,選拔人才。

這一年,也不例外。

張華佔領了黃土高坡、太行山脈、中原六鎮等新的領地,獲得大量人口,這些人口之中,或許有沒有出仕的文臣武將。

比如,馬良、子夏,這些原本都是在野的人物,因為各種原因,張華這才遇到他們。

張華領地內各座鎮子,都貼出了第三次科舉的訊息,吸引各地人才前來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