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城,在努爾哈赤勢力滅亡之後,李績的十六衛軍團駐紮在這座城池,下令剪除辮子,恢復漢制,民心、治安逐漸恢復。

大夏勢力舉行第三次科舉,轟動一時,不少大梁城計程車子、武夫,紛紛報名。

在大梁城官府的告示欄面前,一個四旬的中年男子,呆呆地望著告示欄上有關武舉的告示。

這個中年男子,蓬頭垢面,衣衫襤褸,鬍子拉碴,與流民無異。

比較奇異的是,中年男子身上只有一件破爛的布衣,卻無視寒冬的低溫。

“沒想到回到中原,各地已為諸侯們瓜分,我難以成事,看來,只能投靠其中一路諸侯了,我才能報仇了。”

他僥倖從鐵木真的地牢逃出來,花費數月時間,回到中原,發現各地諸侯林立,這個時候,已經不可能建立勢力,否則會被各個諸侯圍攻。

他只能選擇加入一個勢力,因為他還有仇要報。

衣衫襤褸的中年男子來到官府,領取參與武舉的報名表。

“此人身材結實,看來有望。”

發放報名表的官吏,見這個中年男子在寒冬只穿著一件單薄的布衣,沒有將他視為普通的流民。

普通流民如果這樣穿著,沒幾天就被凍死了。

“官老爺,給我一張報名表。”

“俺也要一試,俺雖然大字不識一個,但有一身力氣,或許能當個將軍。即使當不了將軍,當個教頭也不錯。”

大梁城,數以千計的鄉勇報名武舉。

在亂世中活到現在的鄉勇,或多或少都上過戰場或者運輸糧草,可謂是武德充沛,猶如戰國時期,全民皆兵。

不只是大梁城,滎陽鎮、長社鎮、夏城、長安城、上黨城、米脂寨等地方,也開設科舉,挑選一批人才,補充越來越龐大的軍團。

文舉與武舉同時進行,各地縣令、武將,充當考官。

大梁城是李績軍團的駐地,李績負責此地的武舉考場。

“抓舉不足400斤者,為丁等!”

“抓舉不足500斤者,為丙等!”

“抓舉不足600斤者,為乙等!”

“抓舉超過600斤者,為甲等!”

負責考核考生力量的考官,宣佈考核的標準。

當初呂玲綺參加武舉,一隻手輕鬆舉起500斤的巨石,毫無疑問是甲等。

因為抓舉使用的是雙手。

單手500斤的話,雙手可以輕鬆突破800斤,實際上呂玲綺還沒有用盡全力,臂力破千斤都是有可能的,因此考官直接給呂玲綺力量甲等的評價。

當然,參與武舉的鄉勇,不可能全部是呂玲綺這種武力突破90的猛將。

因此,抓舉超過600斤,評價已經是甲等。

“300斤,丁等,不合格!”

“250斤,丁等,你沒有吃飯嗎?!”

“100斤?你認真的?”

“500斤,乙等!”

“爹,娘,孩兒成功了!”

“高興什麼,還要考核步射、騎射、速度、兵法!綜合考量,才能決定最終評級!”

程咬金來了興致,親自擔任大梁考場的考官之一,負責考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