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普身為趙匡胤的軍師,為眾人分析局勢:“夏軍雖有百萬之巨,但張華的領地也大,每一處都要大量兵馬駐守,因此,真正可用於攻打中原的兵馬,平常應該是20~30萬人,緊急時,兵馬可達到40~60萬人。我們任何一家,也無法與之比擬。但只要我們三家聯手,必定可以取勝。”

“我攻打大梁,賀六渾攻汝州,仲達攻長社,兵分三路,將夏軍壓制到虎牢關,不得令其惦記關東。”

趙匡胤分配任務。

高歡說道:“此次我們三帝結盟,任何一方,不可違約,否則神人共戮。”

趙匡胤、司馬懿齊聲道:“三帝結盟,決不食言,如若背盟,神人共戮!”

宋太祖、晉宣帝、北齊神武皇帝,三個皇帝級別的人物,在宋州城,締結盟約,一起對付最強大的夏軍。

在他們眼中,張華的威脅,不亞於河北霸主——光武帝劉秀。

張華、劉秀已經是獨一檔的霸主。

而趙匡胤、高歡、司馬懿,此時還只能算是諸侯。

如果按照春秋各國的劃分,張華、劉秀的實力相當於“春秋五霸”級別,而他們三人,則是其他諸侯國。

合縱連橫,趙匡胤也玩的很溜。

雖說,趙匡胤心底不怎麼信任高歡、司馬懿兩個狠人。

司馬懿的心思複雜,擅長隱忍,為了取勝,司馬懿可以不擇手段。

完全信任司馬懿,那才是怪事。

司馬懿說道:“還有一人,那就是許昌的曹操。曹操若是趁著我們三人攻打張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那又如何?”

“曹操確實是一個棘手的諸侯。一旦曹操從中作梗,我們十分被動。不如我們三家,率先瓜分曹操的地盤。”

高歡提出三家分曹之策,趙匡胤、司馬懿眼神一亮。

尤其司馬懿,對曹操感到忌憚,因此,司馬懿有意用言語引導高歡、趙匡胤提出瓜分曹操領地。

高歡果然順著司馬懿的思路進行考慮。

“三家分曹……”

趙匡胤看向軍師趙普,想要看軍師的見解。

趙匡胤、司馬懿、高歡這三家,都有自己的文臣武將和幾十萬將士,任何一家,都能與曹操打的有來有回。

如果三家聯手,確實可以瓜分曹操的領地。

三家吞併曹操的領地,還能壯大自己的實力。

這是個很有誘惑力的提議。

“那就這麼辦。”

趙匡胤見趙普點頭,於是同意下來。

其他地區都已經出現霸主,而中原還處於諸侯林立的局面,趙匡胤三家諸侯,先是對努爾哈赤動刀子,然後又要排擠曹操,開始清場了。

趙匡胤、司馬懿、高歡又在趙普府中密謀,規劃詳細的進軍計劃。

趙光義、司馬昭等大人物也參與了這一場被後來史官記載為“三帝之盟”的謀劃。

中原要變天了。

許昌城,曹操正在炭爐邊取火,明明屋內皆是火光,但曹操突然背後一涼。

“怎麼我有不安的預感?袁本初已經依附於光武帝,向我送來勸降書,我是否該向光武帝臣服?”

曹操坐擁許昌一帶的城池,征戰多時,周圍是努爾哈赤、高歡、司馬懿等強人,比袁紹還要棘手,曹操的擴張並不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