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這......這個,這個嗎!”

“呵呵!算了,不為難你了,就算你不說,我也打不過他們的!”馬從此時已經一臉的落寞。

馬希範見他不問了,心中暗說僥倖,當初就是太隨意了,怎麼就跟那個譚文說了呢!

他想了想說道:“叔父,他們的那個將軍,可是姓譚?”

“此話怎講!我來這裡這麼長時間,從沒有在我面前喊過他的名字,他們就叫他將軍的。”

“哦,是這樣啊!”

“說說潭州的事情吧!”

“沒什麼可說的,你也知道,我不喜歡朝中的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想想心裡就煩,咱們還是說說你們哪次大戰吧!”

說實話,馬希範還是對打仗這種刺激的事情感興趣,至於誰打贏不重要,關鍵是怎麼打的,這才是關鍵!

馬從看著這個到底是聰明還是傻子的侄兒,雖是不想說,單號容易看到一個自己人,說說也算是解悶吧!

復州的圍困已經完成了,陸晏知道自己的人太少,沒想到,對復州圍困之後竟是太少了。

圍困之後,能進行調撥的人手不足一萬人了,想先解決周邊的五座戍堡,這些人受根本就不夠用,但是他還是決定對於自己大營前面的這個戍堡進行試探性的攻擊。

這次戍堡正對自己大營,自己想利用旁邊的這處水源的話,就只能 在這裡安營紮寨,但是自己大營的一舉一動卻是都在對方的眼皮子下面,似乎有些太尷尬了一點吧!

為了防止復州對這處戍堡進行救援,那麼就只能截斷復州到這裡的道路,對找丘陵之上的戍堡,雖是不高,但也不是一般的拋石機能夠打到的。

那麼就只能將拋石機架在半山處,從這裡向上打,還是很困難的,但是重型的拋石機應該是能達到自己的作戰目標。

只有擊破這處戍堡,就能夠清楚的看到復州城內的一舉一動,可見這處戍堡的重要性。

陸晏親自畫的圖形,王昌譽辛辛苦苦砍了好幾天的樹木,終於將需要的又粗又長的樹木數量湊齊了,這兩天正在集中的緊張製作中。

這種拋石機,使用攪槓上勁,一次可以裝載二十到三十斤的石頭,並且將這些石頭拋到四百到五百步的距離。

這種拋石機雖然威力巨大,但是擊發速度確實很慢的,因此就需要製作很多的拋石機才行,最起碼要對目標實現不間斷的擊打,才能將戍堡開啟一個缺口,而散落在戍堡下面的石頭,也能起到將戍堡前面溝壑填平的功效。

拋石機一共要製作兩百架,在製作的同時,沒有事情計程車兵就只能去旁邊的山上採石頭,這才是一個艱苦的工作,要知道這裡根本就不會有什麼巨大的石頭,最大的也不過是猶如小孩頭大小。

而坦洲這邊接到馬希桂和陸晏同時署名的書信,一時也很沒有脾氣,尤其是龐巨乾脆稱自己病了,病的起不來床,他是在是羞於見人了,當初還說只需要一萬多人就能打下來的復州,現在看來簡直就是個刺蝟嗎!

馬殷緊急招劉江和姚莊議事,最終覺得,既然有成為一座堡壘的潛力,那麼自己打的時候不好打,那麼將來別人打的時候是不是也不好打呢!

因此,對於楚國本來是一件簡單任務的事情,現在成了一件必須拿下的任務,既然要做那麼就做好它吧!

因此緊急派遣三萬人緊急援助復州,這三萬人只是作戰計程車兵,他們身後金還有一支五萬人的民夫隊伍,這些人都是緊急徵招的,他們不負責打仗只負責砍樹、撿石頭,編制籮筐等事情。

一件小事,竟是已然從龐巨嘴裡的簡單,變成了一件十多萬人參與的大戰了。

大戰和小型區域性戰爭在這個時代是一個及壯觀的場景,都說人一過萬漫山遍野,那是真的!

原先陸晏和馬希桂、王昌譽回合之後,就開始分兵了,王昌譽帶著他的兩萬兵進山砍木頭去了,而馬希桂又想爭功勞,又不想出力,就只能帶著人圍城了。

而陸晏最後只是帶著一萬多人在這裡等著拋石機做好之後攻城,而他們的後備軍三萬人即將到來,再加上後續的五萬民夫,整個戰場已經是擠的水洩不通了。

本來複州有五座戍堡,什麼是戍堡,就是可以駐軍的一種堡壘,一般這種戍堡都是軍用,體積不大,一般建築在崇山峻嶺之上或是旁邊,鎮守要道之用。

裡面一般三千到五千人,但是裡面物資儲存比較多,一般都是半年左右的儲存,當然了,也有儲存三個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