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復州之戰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戍堡一般都是作為主城的附屬存在的,他們一般會和主城形成一種互相警戒不想支援的關係,但也是主城對周邊警戒的一種延伸。
之所以要先攻打各個戍堡,其實是打掉復州對外的眼睛和手,進一步的復州成為一座孤城,現在的復州城就像一個八爪魚一般,向外延伸的能力還是有的。
而復州城一直就是鄂州在一直爭取的州府之一,為什麼鄂州不攻打復州,而採取了懷柔的政策,就是因為他們太瞭解復州的複雜。
復州城內的袁翔一點也不慌張,而城內的百姓竟然也是神情平淡的很,對於在過去的十幾年裡,不是朱溫,就是楊行密,反正經常就會有人進攻復州,有多少人和勢力都想得到這處要地。
將復州的真實情況全部搞清楚的楚人們,都感嘆了一聲,不是沒有人進攻這裡,而是都在此處鎩羽而歸,徹底的對這裡喪失了信心而已!
但是楚人和別人不一樣,他們在江北沒有一個可以長期據守的城池,原先辛苦經營的荊州,竟是如此輕鬆的就在他們手裡丟掉了,這也是他們沒有想到的事情。
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以謀一域,為了楚國今後可以平定天下,又或是說為了楚國的長治久安,那麼在出國周邊攻佔幾個戰略要地也是很需要的。
佔領荊州就使得楚國有了進攻江北的落腳之地,有了荊州就可以向北進攻,也可以截斷大江的航運,楚人就可以控制上游下游的經濟,這對楚人真的很重要。
復州的戰略位置不重要,但是復州卻是可以狠狠的延伸進敵人的領域,就像是自己伸出去的拳頭一般,而對手卻是對復州束手無策。
袁翔此時就正在鞏固城南一座戍堡的防禦,這是因為復州有一條地道可以進入這處戍堡,這樣一來,對方想從復州南邊寬廣的平原地帶進攻復州,那麼就一定要打掉這處堅固的戍堡才行。
長期的戰爭,就算是傻子也學會打仗了,這條地道可是復州軍民足足挖了三年才組建成形的,雖然內部只能一人直立而過,但是一晝夜也能向戍堡轉移不下一萬兵。
如此一來,進攻復州就會受到兩面夾擊,雖說復州城內只有兩萬兵,但是他們卻是有著幾十萬的民眾支援!曾經的戰爭已經證明,只要有人進攻,全城都會上陣進行攻防作戰。
袁翔五十多歲,但依然是眼不花耳不聾,走路依然帶風,城內雖不是袁姓最大,但袁家幾代都是為了復州而死,因此也贏得了全城民眾的信任。
城內最中間的一座建築不是府衙,而是糧倉,這裡儲存的糧食足夠他們吃兩年之久,這是城內的大戶還有民眾經過多少年才修建而成。
陸晏得知了復州的情況,也不僅是有些頭疼,他只希望在這裡不要損失太多才好。
要想不損失人手,那就要損失錢財還有精力,比如他們在這裡又是砍樹又是建造拋石機的,而另一邊,陸晏卻是組建了一隻兩千人的隊伍,他們的目的就是要神不知鬼不覺的進入復州城內作亂。
可是想在這個都在整軍備戰的時候無聲無息的進入復州何其難也,陸晏這兩天就一直在圍著復州的城牆悄悄觀察著城牆上滿是士兵的復州城。
強行進入就只能是攻城,否則就不可能做到無聲無息的在城內四處作亂,不能搞亂城內的持續,就算是進去一萬人也是沒有一點作用,一旦陷入民眾的海洋,這點人又算得了什麼呢!
陸晏陰沉著臉回了大營,回去之後,就開始擺弄剛剛製作的沙盤,這事臨時製作的,只是現在正逐步完善之中,他不準別人動手,任何的微小更改他都要親自動手。
看著改完的沙盤,旁邊的馬希桂看著一臉凝重的陸晏道:“咱們真的沒有辦法嗎?”
“辦法是有的,可是殺敵一萬自損八百的仗,就算是打贏了,又有什麼意義呢!”
馬希範明白,自從有了守城和攻城以來,分析所有的攻城戰就明白了,一般攻城的最少也要三倍與守城計程車兵才行,但那只是一般的情況。
還有特殊的情況,遠的不說,就只是當初朱溫圍困鳳翔城,那一次日夜不停地進攻,即便如此,鳳翔城也足足守了一年半的時間,最後硬是將朱溫給耗走了。
可見城內在有糧有人的時候,想攻下一座城池是有多麼困難,但是一旦能進入城內,伴隨著的往往就是屠城,不屠城就不足與平憤。